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美国怎样对待“在家上学”?
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讲,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继续在家上学,我们有畅通的转换渠道吗?
“在家上学”近日成为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之一。事情源于四川泸州李铁军在家亲自教育女儿李婧磁11年,却被媒体到家中采访发现,20岁的李婧磁美术、音乐水平均一般,且其坦承无法答出初中试卷。11年前,李铁军做出带孩子回家上学的惊人之举时,理由是“娃娃到学校学不到东西”,并表示可以将女儿培养成一名生物磁场方面的科学家。
这个案例与“童话大王”郑渊洁将自己儿子培养成才不同,也与李铁军本人面对媒体的豪言壮语大相径庭,于是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认为女儿跟着他没学到什么东西。由此而来的是“在家上学”也受到了社会质疑乃至否定的声音。就案例的个别性而言,嘲笑声没有道理,在学校接受教育,也不能保证李静磁的美术和音乐水平就不一般,更不能保证她能成为科学家,况且,嘲笑者里有多少人能答出初中试卷也很难说。
其实,不能因为郑渊洁家庭施教较为理想而褒奖“在家上学”,也不能因为李铁军没能实现施教诺言而贬低“在家上学”,实事求是的做法应该是看到“在家上学”伴随民众智识与社会理念的变化已经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选项?;谎灾颐切枰越逃嘣砟羁创霸诩疑涎А???銮遥馑淙辉谥泄顾阈律挛?,但在国外已是成熟品种。
比如,在美国有200多万个孩子在家上学,约占学龄儿童的3%?!霸诩疑涎А保╤ome schooling)在美国具有合法性,是其12年义务教育的构成部分。家庭学生只要能够通过规定考试,可以获得相应文凭证书,“在家上学”不会构成参加工作或读大学的障碍。当然,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美国各州法律不同,管理方式并不一样,部分州有相关法律约束家庭学生也要完成公立学校课程或考试,部分州将家庭学校认为私立学校,可以外聘老师,也可以招揽邻居和亲友的孩子作为学生。这一点,类似澳大利亚有些家庭自由组织成为家庭学校(home school),有的家长教语言,有的家长教数学,有的家长教艺术,等等。当然,美国的“在家上学”合法化经历了漫长过程,在美国各州逐步承认的过程中,直到1993年才在美国50个州全部合法化。
选择“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较为复杂的原因,比如,家长认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造成学生千人一面、不能因材施教,学校教育过于苛刻、过早影响了孩子成长,家庭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等等。不管怎么样,总有家庭想让孩子有更为适合的教育内容,想以“在家上学”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更合适的教育过程。按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中国大陆约有1.8万个孩子“在家上学”,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的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大多数家庭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我不知道在这个调查中是否包含下述问项:小学阶段之后,还继续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讲,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继续在家上学,我们有畅通的转换渠道吗?甚至我还在想,像李铁军这样的家长在年复一年的施教中,就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重回学校?还是说他想过,但没有畅通的渠道可以让孩子回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由李铁军父女的个案公共性在于,教育行政部门需要重视家庭学生的成长状况、家长个人的施教水平,以及与家庭学生相关的公共政策设定。比如,取消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应该具有何种程度的施教水平?家庭学生转为学校学生是否需要程序?如果有程序,如何设定?家庭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与学校学生比较,更利于社会与高校公平地录取他们/她们?等等。
概而言之,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教育多元化理念和视角下看待“在家上学”,不必将其认为是光怪陆离之奇象,承认其合理性甚至合法性;另一方面,需要在公共政策的配套上,可以不鼓励“在家上学”但不能漠视家庭学生的权利,应该保障家庭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获得社会和机构认可的教育文凭,不至于在工作与深造方面受到制度性歧视,同时,需要给家庭学生转为学校学生提供可行的通道。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美国 在家上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