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练就丝路建设“真功夫”
——中国师傅与洋徒弟的故事
新华社杜尚别8月21日电题:练就丝路建设“真功夫”——中国师傅与洋徒弟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赵宇 程云杰 张爽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因为中国企业的进驻而在工业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了多重突破,水泥主要依赖进口、国内铁路无法连通、冬季供电缺口巨大等问题正迎刃而解。
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中亚小分队在调研时发现:所有中塔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大力推进本土化,加强技术培训,越来越多的当地员工走上了生产建设的核心岗位。
“谢谢我的中国师傅!”这是很多塔方员工在采访中不约而同说出来的一句话。正是在这样的师徒传承中,中国制造与中国建设的“真功夫”逐步转化成丝路沿线国家的生产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实践中给各国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对一”出高徒
霍尔姆罗德·尤素波夫是华新亚湾水泥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的操作员,他认为自己走上公司核心技术岗位的秘诀就是“竖起耳朵听师傅的话,好好钻研技术”。
“以前没有专业技术,工作不固定,一两年就要换一次工作,有时还没事做。现在到了华新,师带徒的传统给了我学习技术的机会。我成了一名磨机操作员,不用担心找工作,也不用担心工资被拖欠,就是忙起来没空回家,老婆和孩子希望天天见面,”操着一口“洋味”汉语的尤素波夫说。
过去3年,华新连续组织“一对一”师带徒培训,每年有40多对中塔员工结成“师徒”关系。在年度大考中,徒弟们要接受严格的测试。巡检工须按照操作规范逐点巡检线路,眼观、手摸、耳听、鼻闻,小故障随手处理;维修工则需熟练掌握拆洗电机、扎钢丝绳、割焊工件、维修电路板等细活……
华新亚湾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致远说,师带徒是中国技术工人成长的传统路径,是手把手的经验传承。它能有针对性地帮助新人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有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在跨文化国际合作中尤为重要。
“一对一”培训极大提高了塔方员工的独立操作技能,一些员工甚至自己当上了师傅。2015年下半年以来,已有4名塔方员工走上水泥厂的“神经中枢”——中央控制室的操作岗位。随着本地员工的快速成长,华新亚万项目的中国员工数量已减少40人,塔方员工上升至25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70%。
培训地点并非限于塔吉克斯坦。尤素波夫与80多名本地员工跟着师傅们到华新在中国国内的企业学习,了解生产理念、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
尤素波夫说,华新在塔吉克斯坦建厂以前,水泥主要依赖进口。现在塔吉克斯坦生产的水泥已可以卖到国外,帮助该国成功实现了水泥从进口到出口的逆转。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尤素波夫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携手攻坚克难
本月24日,预计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将亲自为瓦亚(瓦赫达特-亚万)铁路一号隧道开通剪彩。届时,塔吉克斯坦铁路中段与南段实现连通,国家铁路网首次实现互联互通。
瓦亚铁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框架内首个开工并建成的铁路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条铁路最难啃的“硬骨头”——三个隧道和五座桥梁由中铁十九局负责建设。按照塔方要求,项目工期比预定计划缩短了12个月。
项目总工程师程绍山说,提前一年竣工难度非常大,除了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根据施工进展不断优化建设工艺、统筹协调物资运输外,通过师徒传承来完善塔方工人的技术培训格外重要。
记者了解到,隧道桥梁建设涉及到十多个工种,技术含量高,但塔方人员主要是以力工为主,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中国师傅在传授技艺过程中主要从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上入手。
32岁的季万彬是名吊车操作手,带的两个洋徒弟都40岁出头,一个叫巴赫都,另一个叫拉夫尚。在两个徒弟眼里,季万彬很有威严,一上来就把两人使用吊车的不良操作习惯一一指出,每天开早会都会点评两人前一天的操作情况。
“吊装这件事情干到老学到老,因为每种吊装货物的特点都不一样,对操作手的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要求很高。有一次巴赫都把吊车撞在了准备吊装的钢件上。他害怕得不想干了,后来我耐心地跟他一起分析原因,他的安全意识一下子就提高了,”季万彬说。
在瓦亚铁路建设中,5号铁道桥的架设让程绍山伤透了脑筋。那里地处峡谷,山壁陡峭,操作场地十分有限,大型吊装设备施展不开,无法按传统作业规程架设27米长的钢梁。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组设计了三套非常规方案,最后采?。程ǖ醭悼罩薪恿Φ姆绞郊苌璋沧啊U庖淮?,季万彬和他的两个徒弟一起上阵,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
程绍山说:“用两台小型吊装机把钢梁吊起,再由一台中型吊装设备在空中接力,转送到指定位置,这个操作难度很大,我们反复测算,基本上是贴近设备操作的安全极限来运行,没有过硬的功夫是很难做到的?!?/p>
消除技术盲点
同样应塔吉克斯坦政府要求在今年提前完工的是中国特变电工在杜尚别承建的2号火电厂二期项目,这个项目将使杜尚别等地告别缺电历史,并为冬季采暖提供可靠保障。
项目负责人张伟说,要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支撑,但是当地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工人基本上是空白。比如说,当地根本找不到能完成氩弧焊工艺的技术工人。
与普通电弧焊技术不同,氩弧焊接技术能在高温熔融焊接中不断送上氩气,使焊材不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确保了管道的清洁度。
为帮助当地员工尽快掌握先进工艺,特变电工选拔98名当地员工到中国电厂接受培训,消除塔国工人的技术盲点。
曾在俄罗斯打工、只学过手工焊的伊力洪·祖罗夫说,跟着中国师傅,他很快学会了氩弧焊技术,相同尺寸的管子,以前他要焊2个小时,现在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焊完。
他说:“很感谢中国师傅对我们的帮助,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种工艺传授给其他同胞。”
据张伟介绍,杜尚别2号火电厂项目最开始投标时有8家到10家国际企业参与,一听说只要23个月就投产,很多企业当场放弃。建设期间,塔国政府迫切希望尽快解决杜尚别及周边居民冬季用电取暖的难题,特变电工动用研发力量重新设计方案,又设法把工期缩短了半年。
张伟说,中国企业的每个海外项目能走到最后都很不容易,依靠的不仅是过硬的技术,还有真心实意造福项目所在国的愿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共同富裕之路,中外师徒情无疑是文明互鉴、繁荣共生的有力支撑。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丝绸之路 塔吉克斯坦 一带一路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