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参考 参考
中青报:“网红”直播背后的集体窥私欲
自己的隐私得不到保障当然会没有安全感,但如果能看到别人的隐私却会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这大概是人的劣根性。
7. 1亿网民,3.25亿看过直播,这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截止到2016年6月的调查数据。近半数网民都观看过网络直播,“网红”的一举一动都被摄像头外的千万双眼睛盯着,当然,他们的直播也会获得粉丝的“打赏”。有人调侃称:“这跟在动物园看猴子时扔个香蕉没什么区别?!?/p>
此前有调查显示,看直播的人大部分都是二三线城市的“宅男”,另外,农民工和“土豪”群体也是直播的忠实粉丝。这些人把大量时间、精力消耗在观看直播上,为的是消解无聊、压抑的情绪,且以此获得一种与“网红”面对面的快感。
为什么这样的娱乐、消费模式如此“走红”?在我看来,排除一些技术因素,这主要在于迎合了大众的集体偷窥心理。在我们过去的认知中,只有明星(影视、娱乐明星)才会拥有大量粉丝,而粉丝能见到明星的门槛颇高,想跟偶像面对面“接触”就更是天方夜谭。但是,“网红”模式从交流模式、受众观感上,都比传统明星模式拥有了更好的体验感。在这个过程中,“明星-粉丝”的模式中常见的隐私公开化、“八卦”文化也进入了“网红-粉丝”模式中。表现形式就是“网红”只需要直播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得到粉丝的打赏,“网红”无需刻意表演,观看者就能获得“观看”的精神快感。
相比“网红”在T台、电视节目等公共空间里的表演,粉丝对他们在私人空间里的日常生活显然更有兴趣。尽管“网红”未必真的会展露自己的生活隐私,但粉丝却在网络直播间的密闭空间里寻找想象中的快慰。大多“网红”只是直播自己吃饭、喝水、聊天、唱歌,“过分”的表演可能包括换衣服、热舞等,他们大多能紧紧贴住法律规范的边界来“满足”粉丝的需求,粉丝们也会给予相应的“打赏”回报。
“网红”直播中的窥私心理还在于通过集体获得了一种安全感。自己的隐私得不到保障当然会没有安全感,但如果能看到别人的隐私却会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这大概是人的劣根性。在观众的狂野想象中,“网红”直播模式让这种控制欲泛滥。
尽管网络直播模式双方的关系是“一对多”,但从观众角度看,却是与偶像“一对一”的关系,它极大程度地满足粉丝的窥私心理,这正是网络直播的“妙处”,即符合消费时代的情感需要。正如美国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所言,在今天,隐私可以像消费品一样进入大众文化的需求中,它不再具有过去的庄重和严肃,而成了消费者可以购买的产品。也因此,观众窥视“网红”直播日常生活时不会有道德的负罪感,反而会用更多的“打赏”鼓励对方做出更“刺激”的表演。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网红”得到了众星捧月的快感和物质回报,消费者的感官与情感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在双方各取所需中,直播成为一种集体的狂欢。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网红”直播 集体窥私欲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