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
中央纪委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题: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中央纪委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
新华社记者罗宇凡、王新民、梁军
扶贫开发,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在今年7月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p>
总攻的号令已下,要打赢这场攻坚战,既需要精准施策、上下同欲,更需要严谨的制度和纪律,在冲刺的道路上保障每一项政策落实到位,保证每一分资金用在扶贫攻坚的刀刃上。
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中央纪委近年来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查处了一大批典型案件,为遏制扶贫领域腐败,保障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健康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不客气 零容忍——中央纪委全面部署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
山西省文水县北张乡南武涝村党支部原委员周国斌在为村民办理低保过程中,向36户低保对象索要好处费1.92万元。
辽宁省凌海市余积镇余东村党支部原书记王立臣以智障村民的名字办理了低保,在7年时间里冒领低保金1.84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大坡镇寨村村委会原主任廖金昌向该村10户危改户索取好处费3.76万元。
……
在中央纪委通报的扶贫领域腐败典型案例中,这些动辄万余元的“好处费”虽谈不上“巨款”,但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伤害却十分巨大。
根据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的介绍,根据目前查处的案例可以看出,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违纪人员既有村干部,也有乡镇、站所干部,还有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干部;腐败问题涉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低保、危房改造、救灾救济、易地搬迁、扶贫贷款、养老保险、贫困地区涉农补贴等各项资金;违纪手段复杂多样,有的对扶贫资金截留挪用,有的虚报冒领,有的挥霍浪费,有的吃拿卡要,有的优亲厚友,还有的甚至从残疾人、重症病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口中夺食,把“雪中送炭”变成“雪上加霜”。
事关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事关扶贫攻坚的士气人心。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刻不容缓。
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央多次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决策,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进行了专门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落实中央要求,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以严明的纪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p>
“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本着这样一个原则,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要任务。
2016年4月22日,中央纪委召开了工作座谈会,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出进一步部署和安排,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快查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随着扶贫开发总攻号角的吹响,针对扶贫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也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出重拳 下猛药——各级纪委多管齐下严惩扶贫领域腐败行为
2016年6月18日,在广西岑溪市南渡镇,一场别开生面的“退款仪式”引来了四邻八乡近千名群众围观。
退款仪式上,梧州市纪委的有关领导将在扶贫领域查处和追回的各类专项资金如数交还到老百姓的手中。这里面既有被基层干部冒领的低保资金,也有向贫困户收取的危房改造补贴的“回扣”。
让被克扣挪用贪占的扶贫资金以最快速度用回到扶贫攻坚的刀刃上,这一切得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自去年9月开展的“专项工作”。
按照中央纪委部署,广西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全区集中开展了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重点查处扶贫领域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等违纪违法问题。
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共初核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13091件,立案9392件,目前已处分3823人,诫勉谈话、组织处理1954人,移送司法机关350人。时至今日,专项工作的警示震慑和教育感召作用逐步显现,共有11893名党员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退出违纪款1.14亿元。
不仅是广西,按照中央纪委的统一部署,近年来全国各地针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都在不断的加大。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贵州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及民生领域的案件4342件,占全省立案总数的59.32%;给予党政纪处分3542人,占全省被处分人数的47.09%;涉案金额6.72亿元。
——2015年,甘肃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精准扶贫、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低保救济资金管理使用等7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998件,党纪处分1361人,政纪处分230人,组织处理203人,移送司法机关170人。
……
出重拳、下猛药,在中央纪委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不断加强,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与此同时,中央纪委一方面将多渠道广泛收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作为基础性工作紧抓不放;另一方面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作为督办重点,开展多轮次、滚动式的重点督办;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通报曝光,形成持续震慑。
建制度 立规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到透明公开长效常态
2015年8月17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连环乡麻坎组的一位村民尝试着拨打了“12345”州委书记、州长与群众直通交流的热线。
这位村民为了脱贫希望承包土地种植果树,结果在找村干部办理一个正常的承包手续时,被村干部索要3000元的“提成”。
“村干部这样要钱,合法吗?”
村民的诉求很快得到回复,村干部不仅没有拿到提成,反而受到了党纪的处理。黔西南州建立的“民意调查中心”给查处扶贫领域腐败提供了一条便捷的信息搜集渠道。
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不仅要靠声势浩大、雷霆万钧的各类专项行动,更需要着眼长久,形成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制度化体系。
在中央纪委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党委、纪委因地制宜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不断畅通监督渠道,整合纪检工作力量,发现问题和线索。
2014年以来,贵州省纪委全面整合县级纪工委监察分局和乡、镇、街道纪委力量,以乡、镇、街道为单元设立1489个民生监督组,加强对民生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执纪,主动发现问题、查处案件。截至今年3月,全省民生监督组从专项监察中发现问题39051个,占总问题总数的54.25%。
——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扶贫资金发放、扶贫政策落实的透明度,让百姓更好地监督和了解。
2014年6月,广西玉林市建成了民生资金监管服务平台,将全市民生资金项目、发到个人的民生资金补助和领取补助的个人信息全部录入服务监管平台,在平台实时监控,收集问题,组织开展查访核验活动。
……
7月,随着《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施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又增加了一个强大的制度武器。
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严格执行问责条例,不断强化责任追究,通过严肃问责,推动各级党委、纪委特别是县委、县纪委切实承担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党组织落实监管职责。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扶贫攻坚 中央纪委 腐败


科学家观察到迄今太阳系最遥远天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验收
俄土伊将推动叙宪法委员会明年初举行首次会议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