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游泳,警惕池水中的尿素及其他
夏日炎炎,京城持续“烧烤”模式,各大游泳场所迎来新一轮的“火爆”。广大市民在游泳场所纳凉嬉戏、劈波斩浪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泳池水中那些看不见的健康威胁呢?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主动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显示,去年北京市共计监测游泳场所163户,抽检总体合格率仅为31.3%,游泳池水质主要问题是尿素和游离性余氯超标,合格率分别为64.6%和48.7%。现在首都持续高温,各大游泳场所迎来新一轮的“火爆”,那么广大市民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泳池水中尿素从哪里来?有什么影响?
泳池水中尿素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是由游泳的人带到池水中去的。泳池水中尿素主要来自人体的汗液、分泌物和排泄物,而尿中的尿素含量最多。
有资料显示,在游泳者中约每20~30人中就有1人在泳池内排尿,尤以儿童比例最高,游泳人数过多或有人排尿可导致池水中尿素超标。由于本市的经营性用水成本较高,经营方为降低成本不按规定补充新水,尿素浓度得不到稀释而逐渐升高。在我国,游泳池水中的尿素是用来评价池水水质的一个特有指标,《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规定尿素≤3.5 mg/L,可反映池水的新旧程度。
那么池水中尿素含量过高对游泳的人会有什么影响呢?尿素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健康危害,但当尿素含量过高时,尿素中的氨会与含氯消毒剂形成氯胺类物质,可以刺激游泳者的皮肤、黏膜,引起不适或诱发哮喘等。
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游离性余氯是泳池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段时间后有适量的氯留存于水中,用来保证持续的杀菌能力。在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低就失去了杀菌能力,太高说明加氯过多又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
泳池中水温相宜,是伤寒、副伤寒、痢疾、肝炎、急性结膜炎、脓疱病等致病菌的适宜生长环境,必须要进行消毒。如果消毒措施不完善,游泳池便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场所。游泳场所常用氯制剂进行池水消毒,在水中产生次氯酸。次氯酸会扩散到细菌的表面,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在细菌内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了细菌中的某种酶的系统,这样最后导致细菌的死亡。
那么为了更好地“消毒”是不是氯制剂加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氯系化学药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水中的氯代有机化合物会刺激人的眼睛及皮肤,从而引发眼睛充血及皮疹,氯制剂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多种氯代有机化合物,如三卤甲烷等,这些物质均为公认的致癌致突变物,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被人体吸收。我国《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明确规定,池水中游离性余氯应控制在0.3~0.5mg/L ,既能达到消毒效果,对人体也不会产生危害。
池水水质堪忧,去正规的场所游泳
我们一定要去正规的场所游泳。那什么样才算正规呢?正规的游泳场所应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定期检测水质并公示检测结果,通过电子公示牌或文字公示牌,查看当天游泳池的水温、余氯浓度、PH值等指标。设立“红眼病”检查岗,游泳场所入口处应有明显“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的标志。设备实施完善,按要求设置更衣室、强制淋浴室、卫生间和机械通风等,室内通风良好。游泳人数不能过多,人数太多容易增加池水污染风险,应保证每人2.5平方米以上的水面。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有效运行,定期换新水,保持池水清澈。消毒措施完善,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应按照卫生标准和法规为顾客营造良好健康的游泳环境。
“拘小节”,共同保持“一池清水”
带病是一定不能去游泳的,凡患有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加游泳,以免这些疾病通过池水传染给其他健康的人。注意个人卫生,每次进游泳池前先把身体冲淋干净,换上泳衣,戴上泳帽、泳镜,再进入池内。不要在池中吐痰排尿,杜绝不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泳池卫生,从我做起。
泳池水质卫生安全,北京疾控在行动
2015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主动监测系统,适时有效开展公共场所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场所内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并向政府和相关部门公布,降低相关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其中游泳场所监测哨点已覆盖全市16个区,整合全市疾控中心的力量在游泳高峰季节进行专项水质抽检,及时向市民提示健康风险和健康宣传教育。同时对游泳场所经营单位管理者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支持与指导,使其能做到疾病能发现、健康能宣传、水质能检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游泳池水的卫生安全。
文/邵开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所)
健康小贴士
游泳后,常见疾病早预防
1. 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病毒性结膜炎,可借手、毛巾等为媒介,从眼结膜侵入人体而导致发病,在夏季经游泳可传播。前期症状为全身乏力,体温上升至38.3℃-40℃。自觉流泪、眼红和咽痛。体征为眼部滤泡性结膜炎、一过性浅层点状角膜炎及角膜上皮下浑浊,耳前淋巴结肿大。咽结膜热病程10天左右,有自限性。如果孩子游泳后几天出现发热等情况,要注意咽结膜热的可能。
预防措施:咽结膜热发病期间勿去公共场所、游泳池等,以减少传播机会。预防咽结膜热应加强对游泳池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2. 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其病原体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病原体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眼睛、脸盆、游泳池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异物感、眼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能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不共用毛巾、脸盆、手帕等物品;勤洗手,不揉眼睛;游泳时戴泳镜,若游泳后感觉眼部不适,可点用利福平眼液或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
3.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的中耳黏膜化脓性炎症,常因游泳而发病。主要症状为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透后出现流脓及畏寒、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泳池水入耳后,可将头向入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为防止池水进耳,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后一旦耳痛需及时就医。
4.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结合膜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急性发作期时眼红、眼痛、异物感、流泪及黏液脓性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结肿大。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传染,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并保持清洁和不用手揉眼,用流动的水洗脸。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用抗生素治疗。
编辑:赵彦
关键词:游泳 警惕池水中的尿素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