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猴加官唯一传人 88岁老手艺人人生坎坷
为学艺,14岁那年把走街串巷的聋哑师傅接回家,拜师学习了3年
现如今,88岁的他是“猴加官”唯一传人 在开封鼓楼,1000多个“猴加官”一晚上销售一空
这稀罕玩意儿 咱差点看不到
魏老先生做的“猴加官”惊艳到不少市民
14岁时,魏义民在老家南阳的白河边上,遇见了一位挑着担子的手艺人。手艺人在卖“猴加官”——一只泥塑的小猴子,能把面具取下、戴上。这个本 领把魏义民看呆了。手艺人来自新野县,是一位聋哑人。魏义民央求父亲,让本是走街串巷的聋哑师傅住到了自己家里。从此,魏义民这一辈子就和“猴加官”连在 一起。
为学手艺 他把师傅请回家住
今年已经88岁的魏义民,回忆起当年他与“猴加官”的结缘,仍像年轻人般神采飞扬。他说第一次见到“猴加官”,是在小学的课本上。那时候,他就深深记住了这个神秘又有趣的小玩意儿。
真正见到,是魏义民14岁那年。一位走街串巷的“猴加官”师傅被他请到家里住下后,他就拜师学艺,学期3年。师傅虽是残疾人,但是非常聪明,魏义民跟着他学到了这门手艺的精华。
“猴加官”看似是个小玩意儿,制作过程却极复杂,融合了泥人、布艺、绘画、雕刻等多种技艺。不仅需要在红胶泥球上捏出猴脸,还要有极高的绘画能 力,此外,还需要充分掌握好杠杆原理,这样小猴子才能在一次次的摘、戴面具中经受住把玩。这门综合了“跳加官”及“新野猴戏”的技艺,如今传人只有魏义民 一人。
经历坎坷 扔掉手艺几十年
“猴加官”的猴同“侯”,猴子戴上脸谱官帽,寓意“封侯又加官”,在老百姓眼里,这可是个吉祥物。然而,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这门手艺一直被尘封,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重新被世人知晓,并于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年,学成出师的魏义民也干起了靠手艺吃饭的活儿。然而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魏义民逃难到外县。
世道乱了,他做的“猴加官”也无人问津,魏义民只能靠做小工和要饭过活。1949年11月,魏义民参军,并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业后,魏义民被分配到郑州市公交公司工作。每日为了生活奔波,“猴加官”逐渐消失在魏义民的生活中。
朝思暮想 老艺人重出江湖
1980年,魏义民从公交公司退休。闲下来的他琢磨着重拾“猴加官”的老手艺。魏义民的老伴儿听他唠叨了半辈子的“猴加官”,却从来没见过是什么样,也鼓励他做做看??墒钦饷炊嗄旯チ耍皇敲挥兄谱鞯哪ゾ?,二是手艺都忘得差不多了,这让他又犯了难。
凭着对“猴加官”的热爱,魏义民从制作磨具开始,一步步回想起当年的制作工艺:制磨具、做猴头、安铁丝钩、做猴身、制提线木棍……经过一个月的摸索,魏义民重新拾起了“猴加官”的手艺。
之后的几个月里,他做了700多个“猴加官”。老伴儿拿着这些到二七塔、碧沙岗公园附近卖,销售非常好。魏义民做的“猴加官”做工精致、配色鲜艳,而且大家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很是稀奇。在开封鼓楼,魏义民做的1000多个“猴加官”一晚上被一抢而空。
唯一传人 希望手艺能留住
魏义民曾经收过两个徒弟,可现在却不愿再提起他们。原来两个徒弟在拜师学艺后不久,背着老人注册了“猴加官”的专利,甚至成了“发明人”。后来法院判定“猴加官”的专利属于魏义民,但他也不敢再收徒弟了。
魏义民说,自己是“猴加官”唯一的传人,不能把这手艺断到这儿了。他带着“猴加官”参加了许多国内的展览活动,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
[征集]
身边有非遗 请联系我们
由河南商报联合欧凯龙共同打造的“首届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将于7月16日、17日在郑州欧凯龙东区旗舰店举办。
为更好地?;ず痛蟹且牛孛嫦蛏缁嵴骷吧肀叩姆且拧?,河南商报将选择亟须?;さ姆且畔咚鞅ㄋ褪∈蟹且疟;げ棵?,同时将择优在非遗展上进行展出。
编辑:陈佳
关键词:猴加官 唯一传人 88岁老手艺人 人生坎坷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