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战争罪行岂容日本想忘就忘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新华国际时评)战争罪行岂容日本想忘就忘
新华社记者刘赞 谢琳
中国人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在日本也广为人知。然而在面对过去侵略战争的罪行时,日本却反其道而行之,甚至企图抹掉战争记忆。
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日本国内进步力量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长期执政的保守政府并不敢公开挑战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但近些年来,随着日本左翼力量的衰微和社会整体右倾化,特别是安倍政府上台以来,忘记战争罪行、为侵略历史翻案的风潮愈演愈烈。
对于曾犯下的战争罪行,日本政府的处理方式无外乎两种:一是美化,发动右翼学者,为日军当年的罪恶行径寻找各种借口,或者以某些只言片语的所谓证据干脆否认战争罪行的存在;二是淡化,通过控制国内舆论和历史教育,打压进步力量的声音,抹杀日本国民对本国战争罪行的记忆。无论美化还是淡化,都是对历史真相的选择性遗忘。
日本不仅自己要忘记那段历史,还妄图让受害地区的人民和国际社会也忘记那段历史。于是人们看到,在国际组织对日本政府对待“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提出质疑时,日本代表“侃侃而谈”,宣称“慰安妇”是“自愿和有报酬的”;在民间对日索赔运动中,日方利用幸存受害者的生活困境,以“促进友好”等名义支付少量金钱,以达到逃避国家责任并让幸存者“闭嘴”的目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在战后70周年谈话中称,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能再背负继续谢罪的宿命”。这一表态背后反映的正是日本想摆脱“战败国”身份、恢复“正常国家”的强烈欲望。而对侵略历史的刻意忘却,正是日本希望用以达到其目的的一个手段。
然而,历史真相岂容篡改,战争罪行岂是日本想忘就能忘的!人们不禁要问,面对各国提出的件件铁证,面对受害者的血泪控诉,日本政府的良知和羞耻之心何在?
对于日本政府为历史翻案的卑劣行经,国际社会早已表明了态度。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联合国相关机构已多次敦促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调查、道歉和赔偿,一些西方国家的议会也就此通过了决议。近期,8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团体联合推动“慰安妇”有关文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明确表达了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的集体心声——日军战争罪行必须成为世界的记忆,绝不能被遗忘!
日本应该认识到,选择性遗忘不仅不能掩盖过去的罪恶,相反只会使受害者对被迫害的记忆越来越深。日本只有坦率承认犯过的战争罪行并作出真诚反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才有可能取得受害者的谅解,才有可能取信于国际社会。(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战争罪行 日本


冰城哈尔滨举行第四届采冰节
新一轮也门和谈在瑞典举行
利比亚可能于明年2月举行宪法公投
我国成功发射沙特-5A/5B卫星 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
“大雪”时节冬管忙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