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杵杵动人:浅谈佛教金刚杵的收藏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收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各类收藏品中,蕴含深厚历史文化、精美艺术品味的藏传佛教艺术品,也被收藏者们所认可和追捧。
在藏传佛教众多的收藏门类中,除了传统上的佛像和唐卡外,法器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逐渐受到重视,在重大的拍卖中屡屡创下天价的成交。比如北京翰海秋拍中最受瞩目的一件拍品,也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宫廷藏传佛教法器“明永乐铁鎏金龙纹钺刀”,以6670万元成交,足见这一收藏领域的吸引力和价值。法器种类众多,其中金刚杵因为造型优美、制作工艺高超,成为收藏翘楚,目前受关注程度最高。
金刚杵的来源和传说
古印度吠陀时期,金刚杵的原型是大天神因陀罗的主要武器,称之为“霹雳闪电”。在古印度和中亚的一些艺术作品中,金刚杵通常被画成一根短棒,两端各有一对尖利的股叉。这样的描述应该是作为兵器的金刚杵形象。因陀罗造像在印度和东南亚(如柬埔寨吴哥窟、泰国郑王寺)多表现为骑象持杵的造型,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因陀罗被称为“帝释天”,造像早期呈现少年帝王像,宋元后期呈现为汉地帝王装束。
从古印度时期的兵器演绎为法器金刚杵,其原型究竟为何种式样,今已无从考证。但是从种种资料和经文的引述中,都能看出来金刚杵系源于印度,并随同佛教的兴盛开始进入中国。
铃和杵合用,在藏传佛教中有深刻的内涵。铃象征着般若智,代表着通过金刚乘而变成5种无上智慧的心。铃有碰铃、金刚铃等,合称为藏铃。造型为喇叭口,柄把呈半根金刚杵形状,内有铃舌。外部镂刻着各种图案。铃上部相当于佛身,下部相当于佛语,金刚于其心中。铃的含义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刚杵一起使用时,还有阴阳含义在其内,一般以金刚杵代表阳性,以金刚铃代表阴性,有阴阳和合之意。
关于金刚杵的象征意义,《大藏密要》说得很清楚:金刚杵是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
金刚杵长短不一,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刃头,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
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五种杵’。其中,独股杵为最古之形式,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金刚杵手,及金刚藏王菩萨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独股杵。
通常称“瓦支拉”者,一般系指三股杵。五股杵又称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五股金刚,表示五智五佛,其中一锋象征佛之实智,其余四锋则为四佛权智之标帜。
所以,不同的金刚杵,代表着不同的含意,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识,值得研究和品味。
金刚杵的形制和材质
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曾遣使赴克什米尔、天竺等国迎请了寂护和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弘法,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古刹桑耶寺,对推动佛教西藏化起了积极的作用。金刚铃、杵等部分密宗法器伴随着神秘的作法仪式在桑耶寺首次面世。而此时的金刚杵还带有浓重的印度风格,有独股、三股、五股的金刚杵,都是开口式样,也就是说中心股和侧面的股在顶端相互之间不连接,呈现分开的状态。此时期的中心股豪壮粗大,呈现三棱和四棱状,且收尖的弧度很大,不论是独股,三股、五股的中股都是如此,似乎仍旧保留了兵器的一些特征。
10世纪到13世纪,金刚杵已经逐渐由开口式演变为闭合式样,仍具有初期的饱满和浑厚,侧股和中股却已没有早期金刚杵的那种力度。这个阶段的金刚杵大量使用了合金材质,其特殊的光泽和温润感为那个时代所独有。
明代金刚杵,大量增加汉族风格元素,形成了独有的明代风格。永乐和宣德皇帝对藏传造像和法器非常关注,往往在颁赐的法器和造像上留有刻款。明式金刚杵以官制御赐的最为精美,细节清晰严谨,器形体量硕大,用料上乘讲究,大多鎏金,鎏金厚重,颜色鲜亮偏红,是法器中的上品,也是近年拍卖会上的重点成交之物。
到了清代,金刚杵的制造工艺开始衰落,在工艺和用料上多有简化,股身较早期偏瘦弱,艺术价值也就大大降低了。
金刚杵的材质一般采用铜或者铁等金属材料,除此之外还有石质或者木质的。其中,铜质的金刚杵最为常见。
喜马拉雅诸地用来铸造佛像法器的铜通常被称作利马铜,是一种合金铜,分为紫、黄、白利马等,其铜质精良,不易生锈。除了官造或者大寺庙制作的鎏金金刚杵外,还有一种可以随身佩戴的小型金刚杵深受收藏者的喜爱,目前市值都超过万元以上,这类小杵小巧可爱且皮壳油润适合佩戴。
铁质金刚杵带有剪金银的非常稀少,是金刚杵收藏当中大家趋之如骛的贵中之贵,是收藏市场最为青睐的珍品,价值极高。这种带剪金的铁质的金刚杵往往年份偏早期且做工非常讲究,中股粗壮有力整体型制饱满,錾刻细致,手感极佳。石质的或者木质的相对存世量少得多,市场上流通的少之又少,但并不能说明这类杵的收藏价值会更高,还是要根据它们的制作工艺来区分。
金刚杵的收藏和鉴别
金刚杵的收藏,最重要的就是辨别真伪。随着收藏热不断升温,市场充斥着大量做伪做旧的金刚杵,初学者一不留神就会买到做旧的假货,蒙受经济损失。此外,收藏也一定要有独到的眼光,需要从工艺上和保存完整度上以及存世量上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真正有收藏价值的爱物。
根据笔者多年的收藏经验,金刚杵常见的做伪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尼泊尔地区低仿的杵,主要是工业化批量铸造生产,这类金刚杵做工粗糙,铜质很差,有的还镶嵌假的绿松石,一般出现在游客较多的旅游市场,比较容易辨别。
二,四川德格地区传统工艺做的金刚杵,为手工制作而且有些是用废旧的老铜重新熔掉后再做,这类金刚杵看起来老旧,做工也非常精致,初学者往往难以辨别。
三,带有修补的老金刚杵,这类金刚杵本身是老的,由于某些原因保存不是很好品相不够完美,某些商家为了高额的利润,会把这些缺陷修复得完美如初,一般的收藏家很难分辨,这一类最容易蒙骗收藏爱好者。
对于初学者,相对应的鉴别方法有很多:
一是从皮壳也就是包浆上分辨,老的金刚杵经过长年的使用会发生氧化生成一层油润的皮壳,摸起来润润的不生涩,如果是出土的金刚杵,虽然没有熟透的皮壳但是依然会氧化出固着的锈迹,从里往外生出的很不容易剥落。
二是从铸造工艺和材质上,老的金刚杵多是失蜡法制作不同于现在流行的硅胶翻模,往往成型后会做一些修正,有的甚至可以看到挫痕。选取的铜质一般都是合金铜,而不是现在比较容易获取的黄铜。
当然,要想拥有一把自己喜爱的货真价实的老金刚杵,需要您不断学习研究同时尽可能多地接触实物,只有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很多时候,一把精致的年代久远的金刚杵,辗转世间来到你面前,欣赏那种美,那种楚楚动人的美,走近它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这远比单纯收藏一件实物更有价值,更有趣。
编辑:陈佳
关键词:杵杵动人 浅谈佛教金刚杵的收藏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