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老广饮食清淡,为何血脂仍高于全国平均值
“2013年广州疾控中心开展的慢病综合因素调查显示,广州市15岁以上人群中,16%左右的人甘油三酯超标,约10%的人总胆固醇含量超标”。近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宣讲广州站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广东疾控中心的专家分析广东地区相关数据时表示,虽然广东人饮食相对较清淡、大众运动意识较高,整体慢病危险因素低于全国水平,但广东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血脂异常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值。
美食文化或成高血脂祸首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中国现有心血管疾?。òü谛牟 ⒛宰渲?、心衰、动脉粥状硬化等)患者约2.9亿,并呈快速增长趋势。
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的是,我国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直接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仍极有可能继续上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咨讯部主任、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陈伟伟教授谈到,据目前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2020年之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拐点”很难出现。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晔副所长指出,广东省来自于死亡系统的报告,第一位是心血管疾病,第二位是肿瘤。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华章则在会上分享了广州的一些新数据,在各类疾病导致的死亡中,全国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到40%多,广州市这一比率为36%,其中20%死于心脏病,16%死于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这些危险因素的患病率也在持续增加。
“通常每四年,我们就会对广州地区的慢病情况做一个摸底调查”,刘华章说,从最新的数据看到,广州的血脂异常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似乎与本地人饮食较清淡、喜欢运动旅游的生活习惯相背离。陈伟伟教授也关注到广东地区的这一现象:有数据显示,深圳市成年人中,有18.85%存在高胆固醇问题,远高于全国4.9%的水平。
我们尚不清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过陈伟伟个人分析认为,广东地区高血脂问题突出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虽然广东地区饮食清淡,但因为经济条件较好,美食文化浓厚,民众食肉量较多,易产生胆固醇超标问题。
高血压人群应严控胆固醇
在众多危险因素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要重视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堵塞血管。更为危险的情况是,一旦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堵塞血管,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蚰灾蟹?。如果是发生在心脏的主要血管,则是急性心梗,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陈伟伟教授谈到,此前2015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最新一期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均撤销了对胆固醇的摄入限制,“这个做法本身是没有错,因为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在普通的人群里面严格的控制胆固醇并没有明显的获益”,对一个没有心血管风险或者没有高胆固醇的人,目前没有证据告诉我们需要控制胆固醇。
“但对一个血脂异常,尤其是高血压血脂异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来说,必须严格控制胆固醇,”我们新一版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止指南》即将制定出来,对于胆固醇的限定不放弃指标不放弃,严格控制到200毫克∕分升。陈伟伟教授强调说,这意味着一个蛋就超标。
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其中控制胆固醇是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举措。
健康人群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心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虽然心血管疾病通常被视为“老年病”,但现在患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据陈伟伟教授介绍,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群体仍以老年人为主,但中青年群体发病的增长率超过了老年人,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高血压病研究室副主任冯颖青教授也谈到,2013年一项在全国13个省开展的调查显示,18-40岁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20%。
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心血管病患者通常症状不明显,起病急,发病往往表现为猝死,陈教授介绍,血管堵塞率低于70%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在诱发性因素影响下血管中的斑块突然破裂或脱落会导致血管堵塞,从而引发猝死。
中青年人群发病状况突出或许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状态有重要关系,陈教授提醒,不要认为年轻就会远离心血管疾病,健康人群也要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建议,20岁以上健康成年人至少每五年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更年期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脂。
患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最重要
会上,专家们还谈到,慢性病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在此方面基层社区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努力,全国范围内的慢病控制率都在不断上升,目前,广州市高血压的控制率约为30%。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高血压病研究室副主任冯颖青教授介绍说,高血压是造成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而血压不能很好地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用药随意或错误有关。血压管理中,患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是重中之重。然而,目前高血压患者普遍缺乏正确降压的知识,很多患者存在用药随意、用药间隔不规律、头晕才服药,没有症状就自行停药等等误区。这些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血压疾病控制率的达成。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王晔也指出,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是“生活方式疾病”,主要由体育运动不足、盐摄入量超标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要防治疾病,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在这方面社区医疗机构具有天然优势。
针对民众不相信基层医生,无论大病小病都涌入大型三甲医院的现象,王副所长表示,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管理,必须要依赖社区医疗医务人员,同时,政府正在加大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培训。据刘华章副主任介绍,广州市目前有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等疾病可以通过分级诊治下到基层。为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能力,广州市加强了对基层医生的培训、规范基层医院治疗流程。基层医院的业务能力能够满足“生活方式疾病”治疗的需要,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实现人群防控。
■特别提醒
鸡蛋可以吃,量要把握
会上,专家特别谈到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纠结的鸡蛋该不该吃的问题。
曾有一个科普节目做现场测试:有一个人每天吃8个蛋,有一个人一个星期不敢吃一个蛋,结果现场测的结果,吃8个蛋的人没有胆固醇问题,同样不高。而另一位一个星期一个蛋不吃的人,胆固醇是高的,怎么解释?
陈伟伟教授说,很多人误以为高胆固醇是“吃出来”的,实际上,人体内大部分胆固醇是自身合成的,仅仅依靠管住嘴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吃8个蛋人胆固醇自身合成低,而且生理上有这么一个现象,吃得多合成就少,吃得少合成就多,这是一个平衡,有的人这个平衡本身就被打乱了。人体的差异表现结果出来,如果血脂高了,那还是必须严格控制鸡蛋摄入量。
慢性病患者可以吃鸡蛋,可以摄入胆固醇,对一个慢性病患者我们建议每个星期吃2—3个很正常,因为还有其它因素,尤其是鸡蛋,除了胆固醇高以外,它所含的卵凝脂也高,卵凝脂有助抗胆固醇、防老年人痴呆,对于一个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每周鸡蛋数量控制即可。
■相关链接
《中国心血管病年报2015》宣传推广五城启动
据悉,从2005年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组织权威专家编撰出版一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动态反映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报告涉及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特别强调资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体现国家心血管病报告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十年来,年报已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防、治、研方面的权威资讯。
随着国家心血管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中国心血管病年报2015》的全国宣传推广,目的是通过五大主要城市北京、广州、上海、重庆、沈阳的宣讲活动,增进各级地方政府、疾病防治人员对心脑血管疾病流行形势的认识,加深慢病防控紧迫形势的理解,并推动采取相应的行动。(记者李劼 实习生钱晨)
编辑:赵彦
关键词:心血管病 广东饮食 血脂高于全国平均值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