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陈振濂:百年西泠的责任与担当
缘起孤山,四君子创社
过去,有人会把西泠印社的建立揣测为一群富裕文人所做的风雅之事,然而若追溯当时的社会环境,就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批非常背时的人在做着非常小众的事。

▲1988年11月10日,西泠印社建社85周年纪念大会在印社孤山社址柏堂前举行
相较那时大家所普遍关注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以至新文化运动而言,金石篆刻之类,并没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在此种时代背景下,于孤山蒋公祠时常聚会的丁仁、王禔、叶铭和吴隐(西泠印社建社四君子)有感于当时文化界的传统虚无主义及印坛虚饰、纤巧的习气,寄望于回归秦汉的传统,便萌生了结社之意。这也决定了西泠印社在结社之初便与“南社”等文人革命社团不同,后者有着明确的“反清”政治宗旨,而西泠印社将社团性质定位在了文化传统的范畴内。站在今时回望,或许这在某些人看起来甚至有些迂腐的书生之见,却恰恰成为维系西泠印社百年不衰的精神根源。
作为一个整体,西泠印社的四位创始人纷纷让贤,并不任社长一职,但他们对印社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拥有“领袖”们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丁仁在西泠印社史的四君子中位列“班首”。他出身世家,祖上是杭州藏书楼“八千卷楼”的主人,所藏丰富。丁家以传统文人的文化自觉和士绅担当对地方有诸多贡献,在杭州有着很大影响。丁仁以世家子的地利人和之便,在创社、集印、制谱、刻印各方面多有建树,无愧为创社四君子之首。
同为世家大族出身的王福庵,作为篆刻家享誉于时。20世纪30年代,他设帐课徒,门生遍布天下,以铁线篆与浙派正宗面貌盛行天下,对已有的西泠八家印风,起到存亡继绝之功,而对近代印风,更有开辟风气之力。他拥有四君子中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艺术宗匠之威望、影响。
四君子之三是叶铭,他是西泠印社的“大管家”。筹备雅集开展活动,金银管理,孤山维护,他一个人无怨无悔地来承担。此外,他还不断钻研铁笔,有大量的创作印谱存世。在历代印人研究方面,叶铭的《广印人传》不但足以在四君子中鹤立鸡群,即使在近代印学史中也难遇敌手。
而作为以刻碑为业的职业工匠,吴隐有兼具经商和篆刻的天分,不仅创制了优质印泥,为当时印学研究风潮推波助澜;还开办印刷企业,出版了几百种名家印谱与古铜印谱;并为西泠印社的孤山社址建设出力出资尤多,使西泠印社得以有今天的景观建筑规模。
总体说来,丁仁有定位之功,王福庵有标示之绩,叶铭有守护之劳,吴隐有联络之力。这四位名家,对西泠印社而言,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不以篆刻自囿,不以地域而围
如果回溯中国艺术史上文人结社的情况,西泠印社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早的。然而以“印社”论,确有开山之功。这里所说的开山之功,是强调其将印章这一“小技”“配角”的“匠作”之事提升到“印学”的学术层次并建立起相关的研究系统。

▲饶宗颐 播芳六合 行书 65cm×212cm 2012年
当我们去反观那时社员的情况便不难看出,他们以篆刻为看家本领,但对篆刻学术、文字考证、金石鉴定、书画之道均有深入广泛的涉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宏观意识,即要通过印章去衔接于当时衰落的国学,这便将西泠印社的文化高度建立起来。这一方面得益于首届社员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开阔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与篆刻艺术本身的属性相关——治印与文字、书法和金石紧密相连。面对当时西方文明大举引进并为国人所重视的普遍情况,很多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丧失了信心。但有他们这样一批人,秉持着“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主张,通过印这样一个切入点延伸到书画等各领域中去,使篆刻提升到一个衔接于国学,衔接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位置上,以继承、研究和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孜孜不倦地承担起这项事业,这便是不囿于篆刻的传统。
此外,建社四君子邀请居于上海的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更有着深远的眼光。作为集书、画、印于一身的巨匠,吴昌硕以开放的心态参与海上题襟馆书画会、豫园书画善会等社团组织的活动,又积极推动与日本艺术家的交流,使印社从一起步,就跨越了地域和国界限制。体现出西泠印社在组建和发展上所秉持的开放态度。此后的历任社长: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和历届社员也将其延续,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致力于将篆刻与印学引申到更广阔的大文化层面,时至今日,西泠印社社员遍布世界各地。

▲启功 行书西泠印社九十周年纪念轴
“东学西渐”:西泠印社在今天的担当
西泠印社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学术担当,这也是有源可循的。我们看过去的照片,这些篆刻家和社员以长衫打扮,戴着瓜皮小帽,仿佛很守旧的样子,但其实他们的心态开放而现代。时至今日,我们如何继续发扬这样的传统,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首先,在充分研究西泠印社历史的基础上,明确了两个发展目标,一个是重振金石学,一个是坚持诗书画印的全面发展。
金石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没有位置,高校和社会想要开展成体系的金石学研究相对困难,而西泠印社不仅在渊源上有着学术传统,又从组织结构上拥有开展研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所以我们自觉地肩负起重振金石学的任务。这其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恢复过去的碑帖墨拓技术。墨拓技术因为现代印刷业的崛起失去了赖以发展的生存环境,比如清末风行的“全型拓”就已失传。故此,我们提出重振金石学的口号,并召开专门的学术研讨会,让大家共同聚焦金石学,先恢复历史文化记忆,再发扬光大之。

▲何水法 录黄宾翁语录一通一页

▲何水法 读曾文公文集有感一通一页

▲童衍方 论胡钁晚翠亭长印一通一页

▲吴静初 赵子昂《纪旧游》一通一页
第二是坚持诗书画印综合发展的原则,这是就当前美术学院分科教学体系情况提出的反思。当今的学院体制中,绘画、书法、篆刻等分门别类。相比过去综合式的文人培养方式来说,学科细化带来今人文史基础薄弱等不良后果。所以由较灵活的艺术社团体制来倡导这个原则,强调对国学文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在国图主办的“感悟经典”手札展便是一例。这一展览从形制上对书写者提出了统一的格式要求——在特制“十竹斋”笺格纸上进行创作。其实我们在此提倡一种“日常书写”的理念。因为书札文牍是学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普遍形式,是过去文人进行交流和联系的重要载体?;厮菡庋拇?,需要艺术家平常的感悟和自然的书写状态,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也得以展现,实际上是给当代的书法家提出了一个专业与文化修养上的挑战。

▲鲍贤伦 论入古一通一页

▲陈振濂 山色画图中

▲李刚田 楼观门对联
此外,我们还注重发挥西泠印社文化引领和学术居先的作用,着力于海外交流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现任社长饶宗颐先生特别提出,目前西泠印社要肩负起“东学西渐”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后,国富民强,不复建社之初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我们有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向外推广的能力及平台。此次喜迎G20的文化系列活动,正是我们东学西渐的一部分。国际化的要求为我们提出挑战,如何利用篆刻和传统文化介入传播是我们思考的方向。鉴于此,在本年度提出的创新实践目标“图形印与非汉字印章的创作与研究”取其世界的通用性与图像的高认知度交流优势,就是我们的一次团体尝试。这种不同于以往基于传统古文字进行创作的篆刻形式,从更大的印章概念出发,对于文化交流和国际推广而言有着更为直接、通俗的特征,它可以打通因文字和语言导致的文化隔阂,寻求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为将“中国梦”推向世界,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诚然,东学西渐面临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西泠印社在今后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
(此文据2016年6月中国国家图书馆讲座整理而成)
编辑:陈佳
关键词:陈振濂 百年西泠 责任与担当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