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火箭海上回收又折翼 中止连续三次成功记录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15日成功将两颗通信卫星送至目标轨道,但火箭第一级在大西洋中一艘无人船上降落的尝试却以失败告终,中止了过去3个月来这种火箭海上回收连续三次成功的记录。
美国东部时间15日10时29分(北京时间15日22时29分),一枚“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约10分钟后,网络直播镜头切换至停在大西洋中一艘名为“当然,我依旧爱你”的无人船上。只见“猎鹰9”火箭的第一级在完成发射任务后垂直落到船上时,滚滚浓烟瞬时冒起,正好挡住视线,直播画面就此中断、黑屏。
“我们没有成功回收火箭第一级,”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言人德克斯·托里克-巴顿几分钟后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宣布,“着陆是次要任务,我们的尝试获得了有价值的数据?!?/p>
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进一步解释说,这次回收“可能是迄今撞得最狠的一次”,可能是由于火箭降落时其3个发动机中的一个推力较低,导致降落失败。他说,研发人员接下来将着手解决着陆发动机推力不足的问题,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升级工作。
当天火箭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将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和总部位于百慕大群岛的ABS卫星公司的两颗通信卫星送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最终将从同步转移轨道进入距地高度约3.6万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与今年的前几次发射任务一样,此次发射的卫星均顺利入轨。
火箭第一级回收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出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从2015年1月开始,“猎鹰9”火箭先后尝试过7次海上回收,其中前4次均以失败告终。但从今年4月开始,“猎鹰9”分别于4月8日、5月6日和5月27日在完成发射任务后,其第一级均成功实现海上回收。
编辑:曾珂
关键词:火箭海上回收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全国多地遭大雾笼罩 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
第18届肯尼亚拉穆文化节落幕
俄罗斯庆祝北极熊日 女童冰天雪地挑战冰桶
白俄民众重演拿破仑时期战役场景
欧盟通过英国“脱欧”协议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