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陈独秀在重庆最后的日子
陈独秀人生中最后的四年,是在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镇五举石墙村石墙院度过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独秀于1938年8月来到重庆,应好友邓仲纯之邀,由重庆移居江津,经过3次寓所搬迁后,1939年5月,陈独秀带着夫人潘兰珍搬至江津县几江镇五举石墙村石墙院。
贫贱不移
这个住宅整体是一个川东民居风格的四合大院,木料穿斗结构,有正堂、厢房、客厅、写作室、会客厅、卧室、厨房等十多间房间,还有花园、鱼池,占地3300平方米。陈独秀与夫人住在四合院右边的一个小院内。
陈独秀在石墙院居住期间,深居简出,潜心著述,清苦自持。当时他生活十分拮据,蒋介石多次派要员前来邀他担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长,却被陈独秀一一拒绝了。陈独秀气愤地说:“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背露佬阍诮蚓幼∑诩?,还多次谢绝了一些朋友邀他出国的“好意”。
当时的陈独秀,生活极度贫困,他把自己撰写的《小学识字教本》拿去出版,获得预付稿费2万元??稍谒蜕笫?,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要求将书名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陈独秀说,一个字都不能动,因而该书未能被出版。有一天,家中因无钱买米,妻子潘兰珍对陈独秀说:“老先生,钞票没有了,动一动那笔钱吧(指那预付的2万元书稿费)!”陈独秀却说:“那笔钱动不得,我不改书名,他们就不出版,就不动他们一分钱。先把烈武兄(即柏文蔚)送我的那件灰鼠皮袍当了罢!”就这样,直到他去世,那2万元都分文未动,如数退给了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编译馆。
陈独秀为答谢房主让他借住在该宅之情,就利用在石墙院居住期间,校正整理了房主先祖杨鲁丞的许多笔墨。
悄然离世
1942年5月12日,陈独秀的高血压复发,他坚持服用偏方,以蚕豆花泡水饮服,却因为泡的时间过长而发酵,以致中毒昏迷,请医生来抢救,可已经为时过晚。1942年5月27日晚,重庆市江津县几江镇五举石墙村石墙院的老宅里,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悄然地离开了人世,享年63岁。葬于江津县城西郊的“康庄”,1947年迁葬于安徽省安庆市北郊十里乡叶家冲月形山麓,墓碑上有“陈独秀之墓”五个字。
1979年10月,陈独秀的第三个儿子陈松年在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和资助后,以延年、乔年、松年、鹤年4个儿子的名义重修了父亲陈独秀的墓地,陈松年此后基本上每年都要来祭奠。
现在,陈独秀最后居住和生活过的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镇五举石墙村石墙院,已开辟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墙院大门正上方,挂有写着“陈独秀旧居”的横额,大门两边挂有陈独秀本人写的对联。进入院内,是一片开阔地,右边是一片花园,还有一个池塘。旧居安排有专门的解说员和工作人员,负责对游人的接待和解说。院内打扫得十分清洁,保持了原貌。正堂屋内放有一座陈独秀身着西装领带的半身铜像,右边侧房是陈独秀住过的卧室、写作室及会客厅,里面陈列有陈独秀早期创办的进步刊物和他的一些著作,还有陈独秀的照片和用过的一些实物。这些史料介绍了陈独秀跌宕起伏的一生,再现了他最后四年的生活情景。文/李汉成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陈独秀 重庆 最后的日子 潘兰珍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