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医三院“问题气体致盲事件”今开庭
5月26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北医三院“问题气体致盲事件”将于今天上午9:30在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
此前,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北医三院被曝出部分患者在医院因使用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致盲。去年7月,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两家医院均购入了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高度怀疑全氟丙烷引起毒性反应。
眼用全氟丙烷气体,是一种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及玻璃体手术的眼内填充气体材料。主要适用于玻璃体切割、视网膜脱离等眼科手术,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愈合。
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李馨
患者希望医院公开问题气体成分进展
北京易准律师事务所刘文芳律师表示,“问题气体致盲事件”中的16名患者分别对北医三院提起民事诉讼,这16起案子将在海淀区法院合并审理?!盎颊呦M皆号獬ヒ搅品?、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万元,并希望医院公开导致患者眼部损伤的气体成分?!绷跷姆汲啤?/p>
她表示,法院将按正常程序进行举证质证,应该会确定伤残鉴定项目。待伤残等级确认后,还要申请后期赔偿。
去年10月23日,多名患者曾找到北京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无果。去年12月初,患者们向海淀区法院提起诉讼。今年3月至5月,法院对16名患者提起的诉讼立案。
昨日,刘文芳表示,鉴于患者不愿与涉事厂家直接沟通,目前准备追究医院的责任。
事件
两地共71人出现不良反应
此前,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北医三院被曝出部分患者去年在医院因使用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致盲。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去年7月曾对该事件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去年7月,南通26名患者和北京45名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其中,北医三院于去年5月24日和6月1日分两次购入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晶明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5月份使用该产品的患者均无异常症状。6月1日至29日期间使用该批次产品有59例,4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严重眼前段炎症渗出的表现。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共购进该批次产品40支,6月5日开始使用,共使用26支,26名患者均出现了问题。其中22人发生严重急性非感染性炎症反应,4人症状较轻。22名严重炎症反应患者中有1人单眼无光感,1人单眼眼球萎缩,其他患者仍在观察。
回应
院方称各环节均符合规定
北医三院医疗副院长王健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发后,医院成立了工作小组,召回所有59位患者,成立会诊专家小组、开辟绿色就诊通道方便患者复诊,并将事件上报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为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北医三院积极配合患者通过调解或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问题。鉴于向厂家追诉的时间较长,为帮助利益受损患者尽早得到赔付,北医三院于去年8月18日做出先行赔付患者的决定。自今年2月开始,7位患者陆续得到了北医三院的先行垫付。
王健全还表示,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前,医院进行了内部自查。就手术器械、手术技术等因素没有查出问题,经相关部门排查,医院的诊疗行为符合规范,气体购置使用环节均符合相关规定,手续齐备,并且,北医三院采购的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气体,为多年来国内唯一获得注册证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
此外,晶明公司此前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情况通报称,2015年7月3日接到临床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通知后,立即组织制订应急处理措施,对市场上该批次产品迅速进行全部召回,并对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立即开展追溯自检。目前,公司已全面停止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的生产及销售。
■ 群像
北医三院患者
“以前很开朗,现在老是哭”
“问题气体致盲事件”中,北医三院共有45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58岁的李女士是其中之一。
去年6月23日,她因左眼患黄斑裂孔和老年白内障(为成熟期),前往北医三院治疗。
“医生原本让我出院一周后复诊,可出院第五天就接到了院方发来的复查通知”。李女士说,7月2日首次复查,医生为她抽出了眼部的气体,理由是“气体发现有问题”。
多次复查后,她左眼内布满血丝,出现红肿、流泪、胀痛等且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症状。直到国庆节前后,李女士被医生告知,左眼视力已无法恢复。
她的右眼视力也急剧下降,还不到0.4。
如今,她无法再骑自行车,出门在外,也需要他人引导才能过马路。此外,她也无法胜任在公司负责原材料入库和成品发货的工作了。
去年5月,67岁的王女士左眼被确诊为黄斑裂孔初期。在朋友推荐下,她到北医三院进行治疗。6月3日,她在女儿小张陪同下做完手术后回家。
7月1日,医院通知她速回医院复诊,并为她抽出了左眼内的部分气体,“只抽了一半,抽的时候特别疼?!蓖跖砍?。
小张告诉记者,母亲原本喜欢出游,如今左眼几近失明,右眼视力也在下降,父亲一个人料理不过来,只好请了个保姆?!案墒裁词露家伺阕?,她以前很开朗,现在老是哭?!?/p>
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南通附院患者
连转发微信,都得用放大镜
“这就好比你好端端地走在大街上,一只眼睛突然一下子看不见了”,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一位患者说。
该院26名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领导、钟表维修师、渔民、五金店个体户,从去年6月至今,他们用一只眼睛摸索,借助各种“工具”,尝试从这一事件中走出。
50岁的林靖的工具是放大镜。右眼单眼盲后,他买回几个放大镜,分别放在办公室和家里,借助它们去处理公务和家事,即使是看手机时也离不开。转发微信时,他点开手机、拿起放大镜、然后放下、腾出手指搜索,再拿起放大镜确认……平常人几秒钟能搞定的事,他需要几分钟。
63岁的何莱茵无论在哪儿,都紧紧抓住老伴。走在大街上,她怕被电动车撞着。有次她到北京看病,其间女儿带她到公园散步,一个孩子突然出现,何莱茵没有察觉,不小心把对方蹭倒。
68岁的刘红霞老伴已去世。事发后,她的右眼视力不足0.01,已感受不到光感;孤独、痛苦的术后生活,她常常头昏、心痛、血压不稳,今年1月,被确诊患了抑郁症。她将药物摆在餐桌的醒目位置,提醒自己按时服用。
29岁的刘林是其中年纪最小者,但已是两个女孩的父亲。他因眼睛外伤被送到该医院眼科。事发后他一度沉沦,但最后振作起来,到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叭绻阈睦锘野盗?,看世界都是灰暗的”,他说会尝试找一份适合的工作,重新开始。
(所有患者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谷岳飞
实习生 王昱倩
■ 时间表
2001年
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获得注册证。
2014年9月5日
晶明公司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准许该公司生产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入市,有效期至2019年。
2015年4月30日
眼用全氟丙烷气体销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15年6月1日
眼用全氟丙烷气体销往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2015年6月5日
南通受害第一人王家辉手术,注入气体。
2015年6月中旬
北医三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常观为接受眼内填充术的患者复查,发现两名患者炎症反应较重并上报,眼科排查手术器械、手术技术等,没有任何斩获。
2015年6月29日
又有两名患者复诊时出现同类反应。王常观查出4人均使用了晶明公司生产的同批次眼用全氟丙烷气体。当日北医三院停用该气体。
2015年6月30日
北医三院召回所有59位使用同批次气体的患者,并上报。当月月底,南通附院也察觉异样。锁定为眼用全氟丙烷气体为问题气体。
2015年7月6日
国家食药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知悉此事。
2015年7月8日
食药监发布公告,监测到北京、江苏发生可疑群体不良事件。立即暂停销售和使用晶明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气体。
2015年7月30日
调查报告显示,南通26名患者和北京45名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晶明公司已完成对2015年生产的两批次共8632盒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的召回工作。
2016年4月
相关媒体报道此事。4月中期舆论爆发,15日,新京报报道《北医三院:问题气体致45人视网膜损害》、《天津涉事企业:毒性反应原因仍未知》。
文字来源/新京报记者 李馨 实习生 王昱倩
编辑:曾珂
关键词:北医三院 问题气体致盲事件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