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北大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高血压治疗新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发现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可以治疗高血压伴随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提出高血压治疗的新机制和新的药物评价指标。
据了解,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伴有包括心、脑、肾等多种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血压的调控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动脉血压一般在夜间入睡后降低10-20%,清晨迅速回升,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紊乱,尤其是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明显减少。
临床证据表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对高血压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6年以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中心利用恒河猴建立了多种代谢性和心血管疾病模型。在本研究中,首次建立了自发性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恒河猴模型,而后利用手术植入血压无线遥测系统,对清醒恒河猴的24小时血压进行长达数月的实时连续测量。结果发现,自发性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恒河猴模型不仅血压升高,而且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也显著变小。利用一线临床抗高血压药物伊普利酮(eplerenone),不仅降低了血压,而且明显恢复了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改善了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同时伊普利酮还降低了血液中炎症因子和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浓度。
据悉,本研究首次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上证明,改善紊乱的昼夜血压节律也是伊普利酮治疗高血压、保护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因素,同时发现了新的伊普利酮的作用机制。该工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杂志。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生物膜与膜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默沙东公司的支持。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北大研究人员 首次发现高血压治疗新机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