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蔡英文今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民众最关心“两岸话题”
一个台大法律系毕业生离开
19日是马英九8年任期最后一天。台湾“中央社”说他这一天“行程满档”。一大早主持舆情会议,10时,接见以前贸易代表柯克为团长的美国非官方特使团,紧接着要为人授勋 ,中午午餐会议,晚上赶到圆山饭店昆仑厅宴请来台参加蔡英文就职典礼的贵宾,而这将是他任内最后一个公开活动。原本蔡英文20日就职后首场晚宴也邀马英九出席,但他以“另有行程”为由婉拒。除上述公开行程,马英九19日还要抽空打包,清空办公室,同时举行告别巡礼,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当晚,马英九任内最后一次留宿中兴寓所,2008年上任时,他把这里的名字从陈水扁时期的“玉林官邸”改为“中兴寓所”,20日,他就要搬回位于台北兴隆路的住所。
“再见了,马英九总统!”台湾《联合报》网站19日发布马英九影像集,并刊载多篇文章总结马英九功过。其中的一篇说,出身党政家庭,马英九从小的形象就是好学生,这样的形象延续到他从政迄今。为证明政府认真做事,他选择用数字佐证说明,但冰冷的数字如何让人民有感动?为证明政府大力推动公平公义,他不顾党内反弹,挥刀砍向自己人,最后自己人反弹,改革只改半套,民众也不领情。文章说,“一个认真的好人,却背负着让国民党输掉政权的纪录黯然下台,只能说,马英九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在总统府差不多3000多个日子,真的做了不少事情,但也挨了不少骂,现在好多民众碰到我,都在讲‘哎呀,历史会还你公道’,我说,‘早一点好不好’,但无论如何,我一点不后悔,走上这条路”。19日,一段马英九口述的“心里话”流传于媒体,表态的内容符合台湾《联合报》当日社论的预期。这篇社论说,“今天是马英九在总统府的最后一天,在下班熄灯离开时,他可能仍在试图说服自己:这8年兢兢业业,从未愧对国家?!蔽恼滤?,对比陈水扁与马英九各自的8年,他们都辜负了台湾民众的期待,但前者是因滥权贪渎,马英九则是欲进不前。他以为温情可以感动对手,退让可以争取好感,其“唾面自干”的风格导致权威扫地,人民失去了对他的敬意。文章说,扁马二人都出身台大法律系,他们之后,同样台大法律系毕业的蔡英文即将上台,希望她能吸取扁马十六年教训,勿再辜负人民期待。
另一个台大法律系毕业生上台
20日,舆论的焦点无疑会从马英九转向蔡英文,而焦点中的焦点是她在就职演说中如何处理“九二共识”。《中国时报》网站19日推出网络民调,询问读者“5·20”当日最关注什么,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回答分别是“小英就职演说外交两岸说什么?”“中国大陆反应?”
台湾“东森新闻”说,千呼万唤,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即将揭晓。历经4个多月折腾,各界对于两岸未来已经不敢抱太多期待,两岸关系必然有损,几乎已是各界定论,差别只是在损害范围多大,两岸能否有效管控分歧。文章预估蔡英文不太可能在演说中说出“九二共识”或“一中”,很难让大陆满意。但蔡英文毕竟不是陈水扁,上任以来不断重申“维持现状”,以及“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推动两岸关系”,也让北京难以一口气上纲到“地动山摇”。
“5·20演说要让北京有面子”,台湾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昆义19日在《旺报》撰文,劝蔡英文稍微触及一下“九二共识”,“让中共有面子”,两岸关系应该可以比较稳健地向前走,双方才不会走岔路。台湾《中国时报》和《联合报》19日都劝蔡英文“以台湾民众福祉为念”,前者要求蔡英文尽最大努力避免两岸发生激烈对撞,后者说,小英在谈到两岸关系时,一定会有“理解并尊重两岸会谈的历史事实,所达成的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只要小英在后面加一句“这也是有些人所谓的九二共识”,就可以实现“四赢”:中国大陆可接受;美国可松口气;复苏经济可期待;对民进党与“独派人士”能交代。该报提醒蔡英文,“一言丧邦,一言兴邦?!?/p>
19日,台湾另一位女政客、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放了一段10分钟影片,阐述有关“5·20”的感想,回顾国民党执政优劣。洪秀柱说,她要正告民众,如果新政府无法走出意识形态泥淖,不肯承认“九二共识”,执意推动“文化台独”,要用空中楼阁般的所谓“亚洲新价值”来破坏好不容易建立的两岸互信,“我们也许无力阻止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受到破坏,但如果因此导致国家发展受到戕害,让安全、尊严、繁荣与和平受到威胁,这样的重大责任必须由破坏现状者完全担负起来”。洪秀柱还说,过了今天,台湾就将进入高度不确定的状态,“明天,这个转折能否平安渡过,决定在新政府的方寸之间”。
“美国的期望”
“蔡英文的就职演说不可能满足北京的条件,两岸关系即将进入调整期”,台湾《旺报》19日向大陆建议,“蔡英文时代对台政策应有新思维”。文章说,两岸关系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民进党纵然不会暴走“法理台独”路线,但会继续用“中华民国”外壳,持续“政策台独”及“文化台独”路线。在对外关系上,更会透过担当美、日侍从的角色,以换取台湾的国际安全与支持。在此背景下,北京需要制定不伤害台湾人民感情,不影响“中国梦”实现进程的新的大战略,以对抗民进党“以拖待独”的“稳健分离主义”。台湾《中国时报》社论也提醒大陆,制定针对民进党新政府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台湾民间社会的反应,同时改变单纯依靠施压的政策思路,不能依靠增加恐惧感来逼迫台湾接受,否则可能连带伤及台湾民众情感,“大陆不可不慎”。
同日,岛内媒体还注意到美国在两岸关系上的新变化?!读贤肀ā烦?,美国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克莱腾布里克1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方已向台海双方强调,美国的利益在于维护台海两岸和平稳定,“我们希望双方能为了维持和平稳定,持续展现弹性”。该报称,以往美国多是要求中共展现弹性,极罕见要求台湾也拿出“弹性”。此前,五角大楼与国务卿克里都已表示,美国的两岸政策未变,“不支持台独”。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蔡英文 两岸 民进党 国民党 马英九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