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培育增长新动能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权威解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原标题: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培育增长新动能——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权威解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余晓洁、吴晶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19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权威解读纲要出台的背景、目标、部署、任务和保障,深刻剖析如何在“四个全面”统领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的关系等。
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国运所系、形势所迫
问:请您介绍纲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王志刚: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国家实力归根到底是由创新能力决定的。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动力。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科技部会同20多个部门认真开展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起草形成了纲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纲要是新时期推进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改革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
问:为什么强调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王志刚:创新驱动是新引擎,改革是点火系。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
一方面,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的“轮子”更好地转动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好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依靠改革驱动创新,把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同步转动起来,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目的是要发展生产力,改革目的是要调整生产关系。必须抓住关键点、打好组合拳、形成工具箱,让改革创新“两个轮子”一块转起来。
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
问:怎么理解一个体系、六大转变?
王志刚:纲要强调要“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
一个体系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改进创新治理,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ご葱碌姆芍贫?,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个转变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这六个转变是衡量我们是否转入创新驱动轨道的重要标志。
走以人才强、科技强促进产业强、经济强、国力强的路子
问:纲要明确了哪些任务?
王志刚:纲要从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两个方面,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部署。在战略任务方面,针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创新能力、人才队伍、主体布局、协同创新、全社会创新等8个方面的任务。
特别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重大瓶颈制约问题,纲要提出要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先进管用、开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体在信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生态环保、海洋和空间、新型城镇化、人口健康、现代服务业等9个重点领域进行了部署。同时提出要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
在保障措施方面,纲要围绕建设高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从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增加创新投入、推进开放创新、完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科技创新为核心 紧密互动联动的全面创新
问:如何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之间的关系?
王志刚:创新驱动中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环境创新紧密互动和联动的全面创新。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无论是对传统优势的升级改造还是打造新的竞争优势,都需要以坚实的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领。我们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同时,应当看到,技术先进不会自动形成市场优势,还与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密切相关。纲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谋篇布局,对相关制度调整完善提出了改革方向和要求,明确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互动,以科技要素集成其他要素,走出一条创新发展新路子。
在“四个全面”统领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问:如何理解“四个全面”的统领作用?
王志刚:一是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所有奋斗都要聚焦、支撑这个目标。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向科技要效益,向创新要动力。
二是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创新的动力源泉。要围绕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
三是要加快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的法治环境。我们必须加快有关创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规范科学发现、技术开发、产业化等活动,保障和促进全面创新。
四是要充分发挥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
“三步走”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问:纲要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王志刚: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纲要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相互呼应、提供支撑。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王志刚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