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民日报三问养老服务:没编制难招人 待遇差难留人
原标题:医养结合 缺钱还是缺政策
核心阅读
专家指出,医养结合,实质是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使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医疗服务。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能力,培养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民营养老机构应区分不同功能定位,相关政策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留出空间。养老产品,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市场规范性和产品公信力。防止老年人受骗,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培育市场良知和道德共同体。
1问 养老院+医院就够了吗?
还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能力,培养健康行为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具体来说怎么推进?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医养结合,实质是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使老年人能够就近获得医疗服务。好的医养结合模式,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原则:一是看病、报销方便,二是提供有品质的医养服务。医养结合共有3种基本模式:除了医院与养老院合作外,还有社区医疗与居家养老、社区托养的结合。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医养结合,不等于养老院+医院,更多的要从医养结合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去理解,要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服务老年群体。
应该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在政策上,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在形式上,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开办自营的医疗服务机构,还可以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普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档案?;挂睦搅莆郎箍寡戏?,这不是说兴办养老院,而是整合资源,重点加强护理院、老年专科、临终关怀机构等,或派出分支机构进驻养老院。
医养结合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行为的培养。要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通过专业、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帮助老年人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记者:如何发挥基层医疗力量,就近实现医养结合呢?
穆光宗:一方面,分散养老的失能或者独居的老年人最好能够集中养老,避免风险;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养功能,由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养老院或老人照料中心提供巡诊服务。
原新:一方面,依靠社区服务网络推广家庭医生模式,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另一方面,开办基层社区村居老年人日托中心、老年日间护理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公共健康服务。
2问 政策如何助力民营养老?
区分不同功能定位,促进不同层次医养资源融合
记者:民营养老机构没有编制很难招人,想配套建设医院或门诊部,往往第一年不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这些问题该怎么看?
穆光宗:民营养老机构可以借力发展低成本的医养结合模式,借船出海,不一定要另起炉灶。要区分安养、养护和医护型民营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定位,国家应该加快出台支持性配套政策,来促进不同层次医养资源的融合。
原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整合审批环节,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
记者:医养结合,如何加强基层全科医生、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呢?
穆光宗:培养人才重要,用好和留住人才更重要。用人单位要提供事业的愿景、职业的声望和薪酬的激励。
原新:首先,提高为老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和倾斜政策。
另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言,一是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对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同等对待。二是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三是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四是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五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六是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在现阶段养老护理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市场上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及家政培训机构,输送护理人员。
3问 产品供给是否存在不足?
需提高信息透明度、市场规范性和产品公信力
记者:目前市场上医养结合的产品多吗?老人们需要怎样的医养结合的产品呢?
穆光宗:我国医养产品市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产品琳琅满目,但真正叫得响、信得过的产品还是不多。医养产品市场需求极为丰富和广阔,主要涉及老年疾病治疗、日常照护支持、临终关怀服务三大领域。市场还在发育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市场规范性和产品公信力。
原新:产品供给还远远不够。第一,要加强医养结合为老服务产业的市场开发,问需于老,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不同代际的老年人是异质性的,市场医养结合产品的供给一定要与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相适应和匹配。
要积极引进现代科技观念、科技理念和科技产品,开发智能化助老设备,甚至是助老机器人。不过同时也要注意,得与老年人的能力匹配,包括接受能力、购买能力、使用能力等。要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供给。
第二,要培育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要贯穿一生,老年人会随时代转变消费模式,市场要培养和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行为。
记者:如何净化市场,防止老年人过度医疗,或购买一些虚假宣传的医药保健产品呢?
穆光宗: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很多,比如信息不对称、盲目从众心理、急切渴望健康、容易感到温暖等。但老年人“心急乱求医”,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市场本身不够规范。除了老年人自己得多加警惕,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培育市场的良知和道德共同体。
原新: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对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等行为,要重拳出击。二是严格管理和审查,净化市场。三是要在老年人喜爱的媒介上加强正面宣传、公益宣传。
编辑:曾珂
关键词:养老服务 没编制难招人 待遇差难留人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