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食话食说食话食说
蒜薹是用甲醛泡的?你想简单了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视频,正在用可疑的白色液体蘸蒜薹,据传是甲醛。这样的视频无疑又会让不少人心中担忧。
一季收获,全年享用
蒜薹(又叫蒜苗)是大蒜幼嫩的花茎,是我国居民常吃的一种蔬菜。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场买到它,是因为有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蒜薹吗?并不是。
蒜薹每年只产一季,主要在5-6月间收获,全国产量大约7亿公斤,除少量蒜薹出口日、韩等国,主要是供应国内市场。
新鲜收获的蒜薹只有一小部分直接卖掉,多数是被储存了起来。
蒜薹是目前我国蔬菜保鲜业中贮量最大的品种,它的贮藏期很长,从收购到出库有8-10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要一直卖到第二年的新蒜薹上市。
在这期间农户待价而沽,因此其经济效益很好。
储存不易
蒜薹采收时气温较高,新陈代谢旺盛,表面又缺乏?;ぷ橹?,因此容易失水、老化、纤维增多,在常温下最多放10-20天就不行了。
因此蒜薹需要贮存在0度左右的冷库中,条件好的还要用一种叫做“硅窗袋”的东西装起来。
硅窗袋是在普通塑料袋上加一块硅橡胶薄膜,这种袋子能够选择性的透气。
通过将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同时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让蒜薹处于“休眠”状态。
蒜薹泡甲醛?不太可能
视频中的那些人并不是准备出售蒜薹,而是为贮存做准备。
他们蘸的白色液体是什么呢?
网上传言是用了甲醛,或许是受到了“大白菜喷甲醛”的启发,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甲醛的溶液应该是清澄的,而且甲醛挥发性很强,对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强烈。
甲醛危害健康尽人皆知,而视频中的人既没有戴口罩也没有用眼部护具,他们总不会坑自己吧?
其次甲醛防腐一般是针对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东西,比如动物标本,蒜薹用甲醛防腐的效果并不会很好。
很可能是杀菌剂
实际上白色不明液体里很可能有某种不溶于水的杀菌剂,而白色是因为加入了乳化剂,帮助药剂溶解。
为什么要用杀菌剂呢?
尽管冷库温度低,但有些霉菌依然可以生长。其中对蒜苗威胁最大的是灰霉病,它可以让苔梢发霉,甚至导致蒜薹腐败。一般蒜薹贮存到3-4个月的时候,灰霉病开始发作。一开始只有些灰白的霉斑,然后逐渐从梢部扩展成一片,进而传染给其他蒜薹,造成农户的巨大损失。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视频中蒜薹蘸药液的正是梢部。当然,也可以将杀菌剂配成水乳液喷洒。
咪鲜胺是什么?
我国批准的农药中有许多杀真菌的药剂,但并没看到注册用于蒜薹的。
最可能的是一种叫咪鲜胺的杀菌剂,它可以用于大蒜和菜苔,可惜不包括蒜薹。当它用于大蒜时也是对抗真菌病,比如叶枯病。
咪鲜胺和其他几种咪唑类化合物都是低毒、广谱、高效杀菌剂,它在欧盟也可以合法使用。
有没有其他可能?
咪鲜胺的成本相对较高,往往用来处理出口的蔬菜,或者用来处理高附加值的果蔬,比如龙眼、芒果。
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不会使用其他便宜一点的抗菌剂,比如百菌清、多菌灵等?很难说。此外,在农业实践中,往往是多种药剂复配使用,市面上有些果蔬“保鲜剂”就包含多种成分。
除了杀菌剂,还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1-MCP,2,4-D等),用来抑制呼吸作用和细胞分裂,阻止营养物质向花苞迁移。
也可能含有壳聚糖等物质,帮助药剂形成一层?;つ?。
真相有待核实
目前正是蒜薹的收储季节,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信息对农户的影响很大。
从视频中并不能准确判断白色不明液体里面到底是什么成分,也不可能目测出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残留是否安全,甚至连这些东西能不能用于蒜薹的保鲜处理都是未知数。
一切都只能等待产地的农业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希望能很快有结果。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和食品供应体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从农药、化肥到食品添加剂,食品和食品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即使是在法律法规范围内使用,也是一种“风险”。
编辑:赵彦
关键词:蒜薹泡甲醛 反季节蒜薹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