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国家12部门联动解决人名中的一“点”烦恼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由于书写输入不规范,给一些姓名中间有“点”的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国家民委等12个部门本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中统一姓名采集应用规范的通知》,以解决这个涉及千万人群的一“点”烦恼。
这份由国家民委、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人社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计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保监会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规定,对姓名中间的“点”,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统一采用“·”(GB13000编码为00B7,GB18030编码为A1A4)表示;对于姓名文字较长的,在信息系统设置中,姓名数据项最大长度不少于50个字符(25个汉字);对姓名中有生僻字无法识别的,在信息系统设计研发工作中,实现对国家标准编码汉字GB18030或GB13000的全覆盖。
通知要求公共服务系统必须准确录入公民姓名;同时要确保姓名信息在各系统之间的互认,以保障各族公民正常享有各项社会公共服务。
“点”虽很小,寓意至深。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我国民法通则也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民族关系处处长杜宇介绍,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汉译姓名不仅含有姓名间隔符“·”,字数也比普通汉族公民多,主要涉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部分藏族、蒙古族和满族公民,涉及近千万人口。此外随着一些跨民族、跨国婚姻情况增多,这些家庭子女的名字也常含有“·”。因为用“点”不规范,给名字中带“·”的人们在医疗、金融、交通、教育、电信等业务办理方面带来诸多麻烦。为此,国家民委从去年开始边调研边扩大协商部门范围,共商解决办法,最终达成共识,联合发文。
杜宇表示,在信息化标准化时代,特别是随着各民族交流交往日益增多,在坚持统一性要求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了解、理解和包容我国的多民族国情和文化多样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遇到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真诚服务各族群众,共同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记者崔清新、屈婷、刘伟)(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人名 姓名采集应用规范


中东艺术家联展亮相香港苏富比
鲁南高铁箱梁架设全面展开
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开幕
长春迎首场降雪 大熊猫雪地撒欢
第13届中美电影节在洛杉矶开幕
港澳首签CEPA强强联合 共乘大湾区发展东风
土耳其庆祝共和国成立94周年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