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花自飘零水自流:古代闺秀及后花园和琴棋诗画
探究“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很不容易,跨度太大,资料太少。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三千多年,每个时代诸多不同形态,女性的社会处境就会有见深见浅的差异,同样一个时代,阶层和地域不同,女性的生活方式也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但有一点从根本上是相同的,就是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可以用“附属”两个字概括,也就是说她们没有在历史中留下独立印迹的基本权利,因此也没有被历史正式书写的整体资格。

《纺织仕女图》元代

《古代仕女行乐图》清代
总体而言,在古代的中国,书写和被书写的权力集中在所谓贵族阶层,即所谓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之类,除各种文字记载,现存和出土的实物以及历史遗迹也多属于这些阶层,历史越久远越是如此。比如我们现在要探究宋代农村女性的生活方式,我想,即便在图书馆(文献)和博物馆(实物)也很难找到太多真实的佐证资料。
“古代闺秀”作为古代贵族阶层的重要“附属”,她们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她们所属时代和阶层的特征,此外,从当代艺术批评的视角,我对古代女性生活方式的探究,最终的落脚点是其对现在女性生活方式的价值。我估计“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展览的大部分资料和实物基本是“古代闺秀”的生活遗迹,也大多是元明清这几个比较近的时代,我也以此作为这次讨论古代女性生活方式的前提。
“闺秀”概念源于“闺阁”,“闺阁”的原始意义就是内室的小门。在漫长的古代生活中,虽然各个时代严谨和宽松的状况有所不同,但女性的生活基本被规范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封闭的范围之内。闺、阁、闱、阃(音捆,旧时指妇女居住的地方)、闭、闷、闲,仅从这些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字的外形就可以看出,古代妇女基本上是被封闭在这道“门”内的。
“闺秀”的概念大约出现于魏晋时代,《世说新语·贤媛》中,有两个男人一个夸自己的姐姐好,一个夸自己的妹妹好,人们好奇,问一个与两位有交往的女尼,女尼说:“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蔽航侵泄幕分泻苤匾氖贝?,对人的评判标准,在此前的重“道义”中注入了大量的重“气质”的元素,这种风气也延伸到对女性的评价上,“神情散朗”和“清心玉映”,超越了道德、相貌、举止,直接描绘的是神情心性,因此,“闺秀”不仅是有钱有势、有德有才,还要具有才情风度。
探究古代闺秀的生活状态,至少要了解其社会生存处境和日常生活状态,以及各种形态有可能体现内心状态的“作品”。古代社会对两性的基本规范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的“正位于内”,这个“内”有几层意思和具体规范:一是身体不能超越家居范围,二是行为不能超越家务范畴,三是意识不能超越家庭范式。
这一点我们从很多方面都可以获得实证。现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从皇家宫苑的“前朝后寝”,到达官府邸、贵胄宅院的“前堂后室”,除了建造规格根据社会身份地位有限制,基本格局都分内外(或前后)两部分,最后面都有一个后花园,中间以“中门”为界。比如北京故宫,前午门,后神武门,乾清门即是“前朝后寝”之中界门,最后面有一个御花园。这样的格局大约在宋以后,随着理学规范的日趋严格和完善,逐渐成为固定形制。宋代司马光的《涑水家仪》说得非常具体:“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笨杉糯胄愕纳罴负醣凰ㄔ谡庵指窬值摹澳?后)”部。
留存下来的古代绘画,尤其是明清流行的长卷和套画,有不少是专门描绘女性生活的图卷。古代社会绘画本就是贵族阶层的事,其中描绘的女性当然也大都是贵族女性,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古代闺秀生活的钥匙。这些图卷所描绘的闺秀生活,“场景”不超过闺阁和后花园,“内容”不外乎家务,诸如教子、纺织、刺绣等,更大量的是消闲,如理妆、娱乐、游戏、烹茶、饮酒,如弹琴、下棋、看书、画画、写诗,甚至就是凭栏闲坐发呆,“人物”无论多寡均为女性。
家务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享用奢侈物质生活的闺秀,在很大程度上家务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奢侈的物质享乐,丰厚的文化教养,却走不出“后花园”,这决定了闺秀的生活方式“封闭”、“悠闲”而“寂寞”。这种特别的生活经验,使得她们的心灵活动,尤其是闲寂无聊的情绪感受和细腻羸弱的情感体验,得到了某种极端的发育。
然而,闺秀虽然被封闭在“后花园”,但她们并不是“后花园”的主人。古代的私家花园,本是男人为自己营造的心灵休憩的场所,作为他们附属的女人,不过和那些花草石山一样,是花园中不可或缺的高级审美元素,作为女人细腻丰富的内心感受无人问津。大量的时间难以消磨,太多的情绪没有适当的表情,于是消闲、自娱、遣怀,就成了闺秀重要的生活内容。
宋以后,随着文人的社会地位提升,“琴棋诗画”也成为闺秀的基本教养,明代中叶以后,闺秀各种才艺的培养甚至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不单是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的书香门第,有能书善画的亲属教导切磋,有家中丰富的书画藏品观摩参考,即使是官宦、商贾家庭中的女子,也多师从专业的家庭教师学习?!扒倨迨笔枪胄愣嘀旨寄苎盗返母爬?,据清代厉鹗的《玉台书史》和汤漱玉的《玉台画史》记录,不少闺秀从经史、辞赋、文章到书画、琴艺、音律皆通,而又因个人才能和偏好,某一项或某两项尤为突出。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施展才能,实际上她们遭受的禁忌颇多,比如“内言不出(闺阁内的诗文言语不能流传到外面)”,“不以才炫(不能炫耀自己的才能)”种种。不少闺秀自己也很犯忌作品流传到外面,因为外面有机会掌握这些艺术技能的女性多为“名妓”,为避免误传,闺秀往往会亲手毁掉自己的作品。然而,“琴棋诗画”毕竟是和心灵有着对应关系的艺术形式,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闺秀自娱遣怀的重要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古代闺秀内心情感的蓝本。
古代闺秀留下来的作品主要是诗词和书画,我觉得其最高成就在诗词而不在书画。一者,书画本不易保存,女性的作品在不受重视的前提下流传的难度更大,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原迹真品尤其是远一些时代的微乎其微,难成系统。二者,就描绘女性的、无序的、细微的、感觉化的心绪,诗词比书画更具有贴近的表现力?!盎ㄗ云闼粤鳌保梢愿叨雀爬ü糯胄愣月淠坦敲牡娜松形?。
近年来“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热题,这与中国人开始“阔气”和当下消费文化极速发展有直接关系。遗憾的是,对“贵族”生活方式的理解,首先始于对物质奢侈的追求。西方现代的奢侈消费观念之外,中国古代的奢侈消费理念也日益被引申为社会风尚。于是,写古代女性奢侈消费的书一时也出了不少。如果我们仅从对古代闺秀享用的奢侈品的羡慕出发,往往会忽略她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她们的内心是很苦的。
编辑:陈佳
关键词:花自飘零水自流 古代闺秀及后花园 琴棋诗画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