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京都古寺文物在上海展出 见证中日文化交流
这几天,上海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热门地标。5月11日至7月10日,上海博物馆推出“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走进展厅,宛如走进京都的千年古寺,64件珍贵文化财产和日本国宝,讲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渊源。5月13日,上海龙华古寺圆明讲堂与日本壬生寺、唐招提寺将联袂举办“共结来缘·中日佛教书画交流展",展览由唐招提寺方丈松浦俊海、龙华寺方丈照诚、金石书画家茆帆、旅日书画家周之江共同奉献力作百幅。
天目盏晨报记者 詹 皓
千年古寺文物第二次出国
作为上博的年度重磅展览,“醍醐寺艺术珍宝展”由上海博物馆向日本京都醍醐寺借展64件组珍贵文物,醍醐寺位于日本京都,此番文物来沪,大大提高了醍醐寺在中国的知名度。相传在平安时代,遣唐使空海的孙弟子圣宝登上笠取山,得到山神的显灵指点,发现了一眼灵泉,甘甜宛如醍醐之味,于是将笠取山改名为醍醐山,并就地结草庵,供奉修行,这就是醍醐寺的前身。目前醍醐寺占地广大,寺内建筑就有92栋,是京都洛南地区最大的寺院,寺内收藏有近7万件文物精品及6000多件重要文化遗产。
此次“醍醐寺艺术珍宝展”的展品有雕刻、工艺、绘画等,其中24件是日本重要文化财产,另有6件日本国宝。这些珍藏很少出国展览,此前仅在德国展出过一次。
展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醍醐寺的创建、历史典故,并展示相关文物;第二部分由造像、曼荼罗绘画、法器等组成,再现醍醐寺艺术珍宝的“原生环境”;第三部分则是与“醍醐花见”赏花活动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文物及一些屏风画等。
宋版《一切经》现身上博
本次展览除了让观众领略日本寺庙文化和文物艺术,还能发现中国文化对日本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物带有浓郁的唐宋艺术遗风,比如本次来沪的醍醐寺藏宋版《一切经》。《一切经》共有6000多卷,这次展出其中几件,《一切经》当年能够到达日本,动用了当时来往于中国宋朝和日本之间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宋版《一切经》目前大体完整地保存在醍醐寺的灵宝馆,而在中国,只有极个别的寺院存有部分残卷。
丰臣秀吉的金天目盏亮相
部分展品与日本江户时代的丰臣秀吉相关,其中包括《丰臣秀吉像》、《醍醐赏花诗笺》、金天目盏等文物。
丰臣秀吉曾积极支持复兴醍醐寺,如修缮五重塔、三宝院等,他在举行醍醐赏花宴会后,向三宝院布施了白银百枚以及粮饷1600石。金天目盏是丰臣秀吉的心爱之物,在醍醐寺当时座主为祈福丰臣秀吉身体早日康复而举行义演后,丰臣秀吉作为奖励,将此盏赏赐给义演,此后一直保存在醍醐寺内。该天目盏仿制了中国的陶瓷天目盏,但碗系木制,表面覆盖了薄薄的金板,外表还刻意模仿了陶瓷制品釉流淌下来的痕迹,碗托则是在铜上鎏金。
[链接]
有些文物只允许展出4周
上博方面表示,策划醍醐寺文物赴中国展览难度非常大。由于藏品中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的比例很高,文物出国难度大;同时,日本对于材质脆弱的织绣、纸质绘画、木雕等文物都有非常严格的展览规定,最多只能对外展示4周至8周,而上博的展览为期两个月,一些文物需替换展出,需要大量协调。比如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之一《绘因果经》以及遣唐使空海的真?!洞笕站狻罚椭荒茉谡估赖那?周展出。
编辑:陈佳
关键词:京都古寺文物 在上海展出 见证中日文化交流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