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今年春季物价数据温和上涨 未来或趋稳
原标题:今年春季物价数据温和上涨 未来或趋稳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2016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4月份,CPI同比上涨2.3%,连续三个月高于2%;PPI环比上涨0.7%,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回升,同比下降3.4%,跌幅连续4个月收窄。专家表示,猪肉和鲜菜价格一路飙升带动了今年春季物价数据温和上涨,但未来发生通缩和通胀的可能性均不大?;醣艺叻矫?,稳健将是未来的主基调,应首先考虑经济增长情况实时调控,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综合考虑物价、汇率和局部资产价格波动。
回暖 CPI同比缓步上行
食品价格的波动在今年春季CPI的上涨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今年2月至4月,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4%、28.4%和33.5%,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0.6%、35.8%和22.6%。但是从环比来看,自3月份起,鲜菜价格开始下滑,4月份这种趋势进一步加剧。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4月份CPI环比下降0.2%,主要就是受到了鲜菜价格下降较多的影响。4月份正值春夏之交,应季鲜菜大量上市,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2.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分析称,目前食品价格水平总体稳定,但近期猪肉和蔬菜“一涨一跌”,分化趋势明显。在食品价格中,受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导致猪肉供应偏紧的影响,4月份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与此相反,受蔬菜供应增加的影响,鲜菜价格同比涨幅明显放缓。此外,在非食品价格中,受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的影响,机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分别上涨5.2%和2.2%。
4月份的PPI保持了连续环比回升的态势。余秋梅表示,环比变动的特点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8%和8.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2.9和3.5个百分点;二是石油加工业价格环比止跌回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本月上涨1.0%;三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PPI同比已经连续50个月负增长,但降幅比上个月缩小0.9个百分点。在市场需求回暖以及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企稳的作用下,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石油、有色金属、化纤产品等价格环比正增长,同比降幅都有所收窄,是PPI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此外,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周景彤也认为,4月份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涨幅为正,主要与4月份石油、煤炭、钢材等能源原材料价格明显反弹密切相关。例如,4月份动力煤期货价格由月初的358元/吨上涨到月末的397元/吨,涨幅为11%,更是比去年11月最低时的283元/吨上涨近30%。但由于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弱,加之产能过剩严重,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尚有待观察。
预测 未来物价走势或将趋稳
对于未来的物价走势,市场上机构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声音。持积极态度的专家认为CPI仍有上行的可能。连平就表示,近期供需吃紧状况将继续抬升猪肉价格。根据猪周期时间推测,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可能延续至今年三季度末。此外,近期货币供应量显著增加将对物价起到抬升作用。而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持续收窄,但收窄速度放缓。4月下旬以来大量工业生产资料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将影响到PPI走势。
还有专家认为,CPI涨速短期呈强弩之末,5月份有可能进入回落区间。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分析称,原因主要是菜价大幅回落、猪价涨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速下滑、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观察、政策从需求侧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一线房市销量大幅回落房价见顶、M1增速将于近期高位见顶、大宗商品价格回调等。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则表示,从5月首周的高频数据看,食品价格在进一步放缓。生猪和猪肉价格5月同比分别为46.9%和39.6%,均低于4月值53.1%和41.9%,这是在基数力量和周期力量的影响下,猪肉价格的首月同比回落。蔬菜价格继续回调,前海蔬菜批发价格5月同比上涨16.5%,较4月值24.2%涨幅缩窄7.7个百分点。
郭磊预计,未来数月内通胀处于横位状态,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几种不同声音中比较主流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有两种力量在决定通胀走势。全球通缩大周期已经触底,目前整个OECD国家通胀基本上在同步震荡回升,在周期趋势性、基数效应、通缩期高货币供给的滞后影响下,很难指望通胀显著下行,食品、房价、工业价格对居民生活成本的传递还在继续;而本轮猪肉上冲迅猛,可能短期内同比见顶,菜价前期上涨迅猛,4月开始已经逐步回落,房价前期上冲迅猛,部分城市可能短期内同比见顶,通胀在边际上有放缓趋势。综合考虑这两种力量,通胀可能在未来数月内不会有明显回落和回升。
周景彤也认为,未来发生通缩和通胀的可能性均不大。判断近期物价需关注“猪周期”、居住价格以及货币政策三大因素。就“猪周期”而言,随着养殖户扩栏补栏、进口增加以及政策平抑,猪肉价格将逐步趋稳。未来国家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稳定一线城市房价,预计居住价格总体将维持稳定。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建议 温和通胀无需收紧货币政策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李扬10日在《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发布会上表示,物价与整个经济密切相关,因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代名词,因此经济要企稳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而针对其中一个关键角色——货币政策,有专家表示,稳健将是未来的主基调。
郭磊认为,随着全球通缩触底,全球货币宽松都处于末端,很难指望中国的货币政策再进一步宽松。最新的权威人士专访《开年首季问大势》中确认了政策的这种姿态。专访明确指出,虽然通胀形势短期内“不能匆忙下结论”,但是“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连平表示,今年前4月CPI平均同比上涨2.2%,离3%仍有一段距离,目前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不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收紧需求。未来货币政策仍应首先考虑经济增长情况实时调控,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综合考虑物价、汇率和局部资产价格波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经济蓝皮书春季号”建议称,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减速压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对于保民生、防风险十分必要,宏观政策需要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具体到货币政策而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不确定性,要加快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营造新旧发展动能持续快速转换的货币金融环境。记者 林远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春季 物价 温和上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