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玉米产业调整的背后:库存压力增大产业矛盾交织
原标题:玉米产业调整的背后:库存压力增大产业矛盾交织
日前,在农业部举行的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称,从今年开始,我国的玉米种植将出现重大调整,在一些非玉米高产区,大幅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鼓励当地种植户改种其它作物。这一地区主要指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因其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所以又称“镰刀弯”地区。
在农业部相关负责人看来,2015年粮食十二连增后,我国虽然已经处于粮食安全较好的时期之一,但粮食结构性矛盾也开始凸显,其中以玉米的结构矛盾最为突出。产量增加、库存量增加、进口量增加这一“三量齐增”的奇怪现象,逼迫玉米产业必须尽快改革。
调减非优势种植区、改革政府托市收购政策,成为今年玉米产业改革的两个突破点。
连年增收“产能”过剩
“一些生态脆弱区,高强度地种植玉米,虽然能够换取一些玉米产量,但是带来的生态代价太大,不符合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的要求,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主动地调?!庇嘈廊偎?。
减少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经成为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经过粮食的十二连增,我国稻米、小麦基本上能够实现供求平衡,但是在农业部相关负责人看来,主粮之一的玉米供应出现了阶段供大于求的状态。
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原因主要有二: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玉米单位产量增加。这背后则是国家托市政策的支持。
据悉,目前玉米是农民收益率最高的粮食作物,在2014年,我国的玉米托底收购价格一度达到每斤1.12元,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价格,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价格的两倍。这极大刺激了广大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据了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此前介绍,2003年,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跌到低谷,当年数据不足15亿亩,现在已经超过17亿亩,12年来,所增加的2.1亿亩种植面积,大部分变成了玉米地,而在粮食的十二连增中,玉米一个品种就占到增加量57%。
玉米的连续增加,因为受到的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关于玉米结构调整的政策也相继出台。比如,农业部在去年底就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鼓励这些非优势种植地区减少玉米种植,增加其它适宜的经济作物。
托市收购被迫调整
今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宣传力度,呼吁广大种植户配合调整。为了让政策更好落实,实行了十年的政府托底收购政策也在今年3月进行调整,国家不再实施托底价收购,将玉米推向市场,让市场决定玉米的价格。
据了解,为了?;づ┟竦睦婧椭种不?,同时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自2007年,在全国正式全面实施粮食托底收购以来,我国的玉米价格由当年的7角钱一斤,涨到2014年的1.12元/斤。
据了解,我国虽然出现了玉米产量增加、玉米库存过剩的局面,但是国外玉米以及其替代品进入中国的速度不仅没有放缓,反而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即便在有配额限制的情况下,2015年,我国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的数量也达到了880万吨,比2014年同比增长超过80%。而且由于不受配额限制,玉米替代品进入国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果不积极应对,我国的玉米产业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国外玉米的价格和玉米替代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内的价格,对市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陈锡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了解,2015年,国外玉米到岸价格不到8角钱一斤,而中国当时的政府托市收购价就高达1.12元一斤,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在农业专家看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再加上各种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了我们粮食生产的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市场,粮价也相应偏高。
因此,对于取消对玉米托市收购政策,陈锡文表示:“必须要让饲料企业使用国产的玉米,逼退进口玉米的价格。如果国内玉米的市场价格仍高于国际的价格,那国内的玉米产业仍然没有竞争力。”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将玉米推向市场,仅仅是抵御国际玉米竞争的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我国玉米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降低我国玉米的生产成本。此次农业部调减非优势玉米产区的同时,还强调要加强国内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肮以凇濉诩浯蠊婺?垢弑曜寂┨锝ㄉ瑁岢鋈繁=ǔ?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实现‘藏粮于地’?!闭獠攀羌忧课夜衩坠示赫Φ母?。
充分保护农户利益
无论是调减玉米种植区,还是取消政府托市收购政策,都要充分考虑如何?;び衩字种不У睦妫绾伪Vす伊甘嘲踩?。
陈锡文就提出,政策实施后,农民肯定很关心国家怎样给予他们补贴,怎么补?按斤补还是按地补?需要有详细的方案。
对此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考虑,为“镰刀弯”等玉米替代区种植户改种其它作物提供政策和补助;另外还要推出一些政策,保证那些替代作物的市场销售。更重要的是,针对那些玉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积极应对,采取适当措施,?;ず门┟裆?。
至于减少玉米产区、将玉米价格推向市场后,会否导致我国玉米出现短缺甚至影响粮食安全。农业部相关负责人称,中国绝对不会允许我国玉米生产出现大幅下滑,更不会允许其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一旦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会有许多政策手段,保持玉米生产稳定发展?!痹艿滤?。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玉米产业 调整 库存压力增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