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以“卡尔多改进”化解去产能失业
当下改革都会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难以做到人人受益。用改革的收益去补偿受损的局部群体,去化解去产能带来的失业,更为现实。
据报道,近日李克强总理说,“我们推进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必须要做好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工作。不能出现大规模失业潮,更不允许出现‘零就业家庭’!”
如何平衡去产能与稳就业之间的矛盾,不仅关乎到上百万产能过剩行业职工及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李克强总理要求,去产能不能出现大规模失业潮。我认为,兜底基本保障之外,还需要建立双向激励性补偿机制,来充分调动就业者和雇用企业的积极性,以化解去产能带来的失业。
宏观政策往往由微观层面的万千个体承接,去产能政策落到千万普通公众身上的,恐怕不仅仅是“光荣历史使命”,更有失去“养家糊口”工作的现实困窘。据人社部估算,仅仅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将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今年“去产能”重点行业的人数恐怕也不会少。据报道,武钢职工刘汉生的几个老同事分流后,每月拿着2000块钱,在家无所事事。他们不是不想找工作,而是实在找不到合适工作。
现代公共决策要求民生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尊重个体权利,不能仅仅从政策制度者角度出发,还要站在受政策调整个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简言之,就是要顾及被调整对象的利益。改革开放初期,这可通过“帕累托改进”来实现:一项政策至少有利于一些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使改革能比较顺利地推进。例如双轨制,不触动原来的计划经济,同时开辟一个自由市场,愿意的人可以在自由市场上交易。所有的人没有受损的,只有受益的。
然而,当下改革进入深水区,这样的改革机会已经很少了。当下改革都会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难以做到人人受益、皆大欢喜。如果仍按照“帕累托改进”的改革思维,整个社会变革都无法进行。经济学家给出了新的改革思维——形成“卡尔多改进”,即可以用总的改革收益,补偿一部分可能在改革中受损的群体。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这也是福利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准则。
去产能显然无法做到“帕累托改进”,一个竞争力不强的职工因此受到损失,而提升经济效率的改革利益大于局部损失。关键在于“卡尔多改进”,用改革的收益去补偿受损的局部群体。
怎样才能更好地用改革收益来补偿去产能职工失业问题呢?首先,用双向激励手段,引导产业过剩行业分流安置职工实现再就业。以武钢被分流的职工为例,在家每月领2000元钱,也可以将这两千元补助给愿意雇用并提供3500元以上工资的公司。同时,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专门增设新岗位供其选择,大量劳动力赋闲在家,不利于生产率提升。
其次,扶持自主创业,鼓励其中有能力的分流职工依靠自己创业实现就业。如补贴银行利息、提供小金额担保、减轻税负等?;褂?,加强职业培训,让他们掌握谋求新的职业方法和技巧,可以在更广的领域实现再就业。眼下,很多国有企业下岗员工通常首选国有企业,而不愿意去私营企业,其中就有受限于职业技能的考量。而这些成本不妨归并到去产能的总体成本中,用改革效益去对冲。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卡尔多改进 去产能 失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