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艰险中奋进
相信很多读者对于香港中文大学都不会陌生,它其中一个著名的特色是其“书院制”的传统。香港中文大学1963年由新亚书院、崇基书院和联合书院三家书院组成,随着大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新增了不同的书院;而新亚书院、崇基书院和联合书院三家创始书院都具有深厚的历史,不少著名的学者曾经在这三家书院任教。这次为各位读者介绍新亚书院。
新亚书院的成立得追溯到1949年,当年,已故史学家钱穆先生与哲学家唐君毅先生及张丕介先生创立新亚文商专科夜校。半年后,获得王岳峯先生支持,新亚文商专科夜校转型为日校,更名为新亚书院,租用深水埗桂林街六十一、六十三、六十五号三、四楼为校舍。两层的校舍包括了办公室、教室以及师生宿舍。书院初设文史、哲学教育、经济、商学、新闻社会、农学六系,后来新闻社会与农学系停办。
桂林街时期的新亚书院,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当时教授的薪水微薄,而且经常不能发薪,而学生大多为逃避战火流落香港的青年,很多人营养不良甚至患病,书院都尽力协助为学生减免学费和寻找医生治疗。为减轻学生的生活负担,书院实行工读制,让学生负责学校的行政杂务,从而赚取津贴和校内的食宿,同时也可以为学校节省聘请工人的开支。后来赞助人王岳峯先生经济困难停止资助书院,钱穆先生暂停领薪,四处张罗赞助经费。张丕介和唐君毅两位先生则大量撰写文章赚取稿费资助书院。新亚书院的校歌中“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所反映的就是当年书院师生的艰苦环境。
由于新亚书院经常邀请夏济安、饶宗颐等著名学者在书院举行公众讲座,令这小小的书院声名远播。1953年,新亚书院获得雅礼协会等机构资助,成立研究院,1956年,新亚书院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支持,迁入农圃道校舍。1959年,新亚书院成为专上学院,参加统一文凭考试以及接受香港政府资助。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新亚书院成为三家始创书院之一,其后迁入现在香港中文大学位于新界马料水的校舍。
新亚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实践人文主义为办学宗旨。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学者所组成的新儒家学派,更是以新亚书院为基地,为当时花果飘零的中国文化保留着血脉。这些,都显示新亚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各位读者如果想了解更多新亚书院的历史,可以到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校史馆,体会当年师生“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的新亚精神。
编辑:秦云
关键词:新亚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 钱穆 新儒家学派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澳门举行传媒预演活动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澳门举行传媒预演活动 西藏:布达拉宫广场花团锦簇迎国庆
西藏:布达拉宫广场花团锦簇迎国庆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广州开展
“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广州开展 大熊猫“彩陶”“湖春”启程赴印尼
大熊猫“彩陶”“湖春”启程赴印尼 2017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京举行
2017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京举行 300幼儿同唱祖国生日歌
300幼儿同唱祖国生日歌 中国出版代表团亮相内罗毕国际书展
中国出版代表团亮相内罗毕国际书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