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用创新标注梦想新高度--写在首个“中国航天日”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题:用创新标注梦想新高度--写在首个“中国航天日”
新华社评论员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不懈探索,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今天,我们迎来首个“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为新形势下传承航天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指明方向,凝聚起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在这铭记历史、走近航天的时刻,各地开展系列活动:航天员重温入队誓言仪式,孩子们亲自动手组装火箭模型,航天体验馆人潮涌动……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千百年来,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奔月”,我们的祖先不断抒发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探索激情。新中国成立后,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始终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梦想。风雨兼程一甲子,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也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厚民生福祉提供了强劲动力。首个航天日以“中国梦 航天梦”为主题,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向着未来的深远展望。
“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体现了党中央对航天事业发展的深切期望。一部中国航天发展史,也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当前,身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关攻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新形势下,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航天重大工程,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时代使命,也将为我们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综合国力提供重要支撑。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航空航天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创新打造新引擎,靠创新把握新机遇,航天事业必将为“十三五”发展积聚新动能,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贡献。
伟大的事业,在汇聚力量中不断壮大,在薪火相传中不断推进。哲人曾说: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以之为重要平台,为航天事业发展厚植根基、凝心聚力。通过科学讲堂、科普展示、媒体报道、校园交流、公众开放日等各种方式,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意在唤起全社会对航天事业的关注,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培育尊重科学、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近期,月球探测面向社会征集载荷创意设计,得到了青少年和科技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展现了人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放眼未来,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青年一代融入创新驱动的时代洪流,航天事业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征程任重道远?!笆濉笔逼谑呛教焓乱捣⒄沟恼铰曰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载人航天到北斗导航,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历史的天空上,中国航天将写下新的精彩。汇聚创新创造的中国力量,让中国梦与航天梦相互激荡,我们一定能标注中国发展的新高度、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境界。(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航天 创新 发展 中国航天日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重庆红酒“博物馆”迎客 5000多种红酒集中展出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11月14日议会复会
2019年“科学突破奖”举行颁奖仪式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