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王进玉:书画家轻文重墨是时下的悲哀
当今太多的人,自己不写文章,也借各种理由或借口不去读别人的文章,对事物、事件等的判断仅凭主观臆想,自以为然,像坐井观天的青蛙?;蚴撬炒罅?,人云亦云,别人说好,他也跟着说好,别人说不好,他也跟着说不好,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
而这些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没文化,也认为别人没文化,并有意地去诋毁自己未知的那部分文化;自己没思想,也认为别人没思想,并拒绝去接受自己短缺的那部分思想;自己肤浅,也认为别人肤浅,并竭力维护和捍卫自己固有的那点肤浅。
其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人相轻、门户之见的毛病,说到底是时风下的人品教养出了大问题。而这一现象,在当今书画界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当下太多的书画家,要么是知识面很窄,只知一,不知二,除了书画类的若干基本常识储备外,其他门类和领域的知识、思维等极为缺陷。要么就是胸无点墨,书写的内容永远是那么几首已经抄滥了的古诗,即使那样也会经常出现错字、别字和漏字现象?;婊哪谌萦涝妒撬降男谢睿潭ǖ奶獠暮椭馗吹难?,即使那样也总是要反复标榜自己如何如何得创新、如何如何得自成风格。
至于古今中外的文艺名著,尤其是一些偏理论性的文字,如历代书论、画论等,几乎是不读不看,却还要装出满腹经纶、博学多识的样子,经常指点江山,好为人师。对当前理论家、批评家的观点和文章,更是不屑一顾,总认为别人说的、写的都不够水平,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从不面对和承认自己身上的缺点与不足。
书画家没文化、没涵养、没思想,说出来多么可笑,这在从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却在今天竟成了事实。从前有真文人,所以也便有真正的文人书法、真正的文人画;现在还在继续提、继续叫所谓的文人书法、新文人画,却没有了真文人,大多是假把式。从前是人驾驭笔墨,现在是笔墨驾驭人,人被笔墨彻底奴役了。从前是笔墨随心走,重操守、重情怀,现在是心随笔墨走,以技为上,除了认技、炫技,就是认钱、捞钱,道的层面很少体现,甚至一无所有。
殊不知古人评价一个人的才能,必是先文而后墨,也就是说要先看其文辞而后看其书画。尤其自晋唐以来,首重文章,其次书法,最后绘画。并且他们深知“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北宋黄庭坚《书缯卷后》有言)意思是说学书之人必须胸中有道德义理,还要以圣贤哲人之学来扩充胸襟,写出来的字才可贵。如果一个人胸无点墨,没有文化,即使笔墨技巧不比钟繇和王羲之差,也只是俗人而已。清代书画家张式在其《画谭》里也曾写道:“(学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未有心不和而能书画者。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
但今天却正好反了过来,不看书、不读文,没有学问,甚至不论修养道德,只要掌握点技法技巧,懂得如何包装炒作,一样能够成为书画家,一样能够被捧上天,捧成大家、大师;轻视理论、忽略批评一样可以混得有模有样,一样可以欺世盗名,以名混世。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特别的怪现象,是时下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真实体现,更是当下整个社会的悲哀。没有人肯坐冷板凳、下真功夫研究学问,丰富自身涵养,哪怕静下心来多看几本书,多读几篇文章都做不到,总认为这些对书画本身没有太直接或立竿见影的帮助和效果,倒不如多写几副字、多涂几张画拿去卖钱来得快速、经济和实惠。多么可悲啊!
试想一个艺术家倘若没有思想、文化和修养,其艺术作品倘若体现不出应有的思想性与文化性,徒有笔墨,空洞无文,这样的艺术家怎么可能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这样的作品又怎么可能是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而名不副实、欺世盗名的背后也终将会被历史与后人所不齿和诟病!
(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
编辑:陈佳
关键词:王进玉 书画家轻文重墨 时下的悲哀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