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官员因“激情减退”被免,冤吗?
4月12日,湖北省28名履职能力、工作激情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被组织调整,其中8名官员被免。另外,22名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被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这也是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出台8个月后,首个官员“能上能下”的地方样本。(《新京报》4月13日)
28名被调整的干部中,8人被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2人,采取平职交流、轮岗或者其他方式调整职务18人。无论何种调整,其共性都是不被重用。对于视仕途为生命的官员而言,成为官场“弃子”,被免或被放到不那么重要的岗位上去,显然都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当然,理论上讲,免职、非领导职务,或者平调,都是正常的组织程序,不光彩,但也算不上处分。如果这些官员将来能够振作精神,做出成绩,被重新启用、甚至重用也未可知。这其中,很多网友提出的“复出”之类担心,并不成立。即便免职,免去的也只是现职,有惩戒意味,但并不影响对其继续使用。
在仕途只能升迁的想当然中,湖北省率先尝试官员“能下”,这样的努力值得肯定。此举不仅让那些当事官员从梦中警醒,也给其他同样存在履职不力、激情减退、担当不够情形的官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与其三令五申一再倡导能上能下,还不如来点真格的、实在的。这也是样本的说服力所在。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官员“犯事”的具体情由,不过,从已披露的信息看,这样的官员很可能是一个庞大的存在,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可能并未被发现存在违纪甚至违法的问题,其中很多人甚至口碑还不错,人缘还特好,每次例行的绩效考评、民主评议,没准儿都能高票过关。但问题可能恰恰就在这里,这些人做的都是“太平官”,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或者干脆就不想打开局面,混一天算一天。
很多时候,这样的官员往往很能吃得开,而且,随着资历的积累、时间的流逝,他们还会不断升迁。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但奇迹偏偏就发生了。只不过,被损耗的并不是官员自身的利益,而是这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罢了。公众对此并非没有意见,可即便有意见又能怎样?
此番湖北省依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出台《湖北省省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实施办法》,强化对官员履职尽责方面的管理与考核,开了个好头。也让官员知道,干部管理的道道儿多得很,并不是说不违纪、不违法就可以稳坐官位,不作为、不担当同样也在处置范围之内。
每一个公共职位,都对应着复杂的公共事务,担负着巨大的公共责任,身在其位,本来就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以最大的热忱服务社会公众。若是以为官职在身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甚至干吃俸禄,不务正事,显然是会错了意。若说因此有人会喊冤,更是匪夷所思。与这些人已经获得的现实利益及社会荣誉相比,真正冤的,恐怕只能是治下的民众,还有公共利益。
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工作激情减退”的情形?力有不逮、德不配位可能是一个原因,上位之初可能觉得能够指点江山,一接触实际工作才发现千头万绪,难以推动,只好“为官不为”;另外,关键可能还在于当下对官员还没有形成严密的监察机制,政声怎样、政绩如何,并无一个量化的标准,加之民众在监督官员上的失声,都使得官员缺乏必要的履职压力,更不要说向民众负责、服务公共利益了。
有鉴于此,不妨在官员任免进退上加大民意的分量,同步接收来自上级的考核与民众的评判。既要查贪腐,更要查工作热情;既要畅通官员“向上的台阶”,更要提供多样化消化官员的孔道。冤不冤,自己说了不算,老百姓的认可与否才是真正的王道。(胡印斌)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湖北 履职 官员免职 激情减退


土耳其庆祝共和国成立94周年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举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霜叶染红八达岭
纽约400多名警校学员参加毕业典礼 相拥庆祝
“2017汉语之光”才艺汇演在悉尼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