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中国成功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北京时间4月6日1时3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卫星,将利用中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在轨道上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其中,卫星的回收舱将在轨飞行若干天后返回地球。中新社记者 张素 摄

4月6日,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为“实践十号”卫星实拍。 中国科学院 摄
中新网甘肃酒泉4月6日电?。钦摺≌潘兀丛拢度眨笔保常阜?,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实践十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研究的科学卫星之一,其科学任务是研究并揭示微重力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及生命运动规律,取得创新成果。
实践十号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介绍,微重力是某种意义的“失重”,太空环境的重力仅是地球的10^(-6)。尽管可以在地面利用数百米的高塔,或是“抛物线飞机”、“探空火箭”等平台进行微重力实验,但因时间较短,难以进行生命实验。
“实践十号”利用中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在轨道上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
“选择这些科学实验有两项标准,首先是创新,其次是可行。”胡文瑞说,“我们绝不会重复别人的实验,所有科学实验均具有创新性”。
据介绍,8项流体物理和燃烧实验将在留轨舱内进行,另外11项科学实验将在回收舱进行?;厥詹战诠旃ぷ魅舾商旌?,按照预定程序返回地球。
胡文瑞说,回收的11台科学实验载荷及实验样品将交付科学应用系统,部分空间生命科学样品将与地面对比试验结果进行比照。留轨舱内的8台有效载荷将继续开展留轨阶段空间科学实验和拓展实验。
实践十号卫星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抓总负责。该中心主任吴季表示,“实践十号”将揭开盖在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氧化规律上的重力场“面纱”,具有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意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卫星系统及卫星平台??蒲вτ孟低秤芍锌圃毫ρ涸?,19个科学实验项目由中科院11个研究所和6所高校承担。
运载火箭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6次飞行。(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澳门举行传媒预演活动
西藏:布达拉宫广场花团锦簇迎国庆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广州开展
大熊猫“彩陶”“湖春”启程赴印尼
2017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京举行
300幼儿同唱祖国生日歌
中国出版代表团亮相内罗毕国际书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