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社保降费能否为企业雪中送炭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社保费率为何要降?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说,“就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不难发现,为企业减负,是此轮社保费率下调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经济学家,都曾发出过降低社保费率的呼吁。据国家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社会保险五险费率合计为39.25%。再加上公积金,意味着企业给员工发薪水,近一半被五险一金“吃”掉了。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一方面让不少企业家叫苦不迭,企业运营负担沉重;另一方面还滋生了不少违法行为——一些企业不得不在社保上“动手脚”来降低成本,比如与员工签协议不买社保、根据较低的名义工资而不是较高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两个字,省钱。但这些“擦边球”既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将企业置于违法经营的灰色地带。
降低社保费率,可看做是为企业降成本的“大招”。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要求下调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费率。据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和职工减负670亿元左右。而近日上海、广东等地接连进一步下调社保费率,不仅步子更大,而且还首次涉及了五险中的大头养老和医疗保险。日前,上海率先下调了单位缴费部分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率各1个百分点,使得社保总费率从45.5%下调到43%。不要小看这2.5%,许多实业刨掉各项成本,利润率也就在3%~5%左右。曾有报道称,珠三角一些企业卖一台生产设备,利润不过3%,更有调查称上海的餐饮业平均利润最低时仅有2.5%。1个百分点的差别,很可能就决定了很多企业的生死及无数职工的饭碗。通过调整社保费率增加企业利润,才能提升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意愿,才能引导更多资金为实业输血而不是用于投机活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十三五”的工作主线,而这一改革的主体和主力军就是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闯关成功,关键就在于企业能不能挺过去。在内外部经济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仍然要跨越障碍实现转型升级,这不仅需要企业家们咬紧牙关,更需要政策和制度打造有利条件。在改革闯关过程中,企业免不了试错,免不了投入沉没成本,资金充足是维持企业生命的首要条件。正因为此,把社保费率降下来,减轻企业负担,并非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而是正当其时的雪中送炭。
要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拓展空间,一方面是要在社保降费上因地制宜: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保省级统筹,由于各个省份的经济情况不一样,应当允许不同地域出台适合自身情况的不同降费措施。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保总盘子比较充裕,降费的步子大一点、快一点,应有余地;另一方面,则是除了社保之外,在降低税费、减少交易成本等方面做文章。目前,随着营改增即将实施,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逐步兑现,将与社保降费形成合力。多管齐下为企业降成本,让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闯关过程中轻装上阵。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社保降费 企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