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女团要出道?先养成粉丝吧










【涨姿势】
偶像养成的过程中,固然多编排几次唱歌跳舞、多尝试几个造型是偶像训练需要的,但节目不仅要“养成偶像”,更需要“养成粉丝”。如果节目结束,偶像宣告“养成出道”了,可粉丝群还稀稀拉拉,姑娘小伙的名字还不能被大众记住,那这一次的“养成”不能算成功。
综艺节目《蜜蜂少女队》里,已与谢霆锋相处一段时间的姑娘们齐齐站在他面前,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的名字吗?”
这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啊,她们也应该透过电视机屏幕,问一下观众们:“你知道我们的名字吗?”
吴奇隆和谢霆锋两个战队比拼,谢霆锋激励这群姑娘的方式似乎很简单,来一次阔绰的大手笔,譬如在上海外滩某栋大楼上投个大广告。新一期节目里,谢霆锋战队的姑娘们成功地获得了这个大广告,满足了自己名字闪耀黄浦江的虚荣心,她们甚至得意地说:“半个上海的人都看得见!”
但其实,这对养成类偶像而言,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与作用。不是说有多少客流量,就能吸引到多少粉丝的。偌大的外滩又有几个人真的会由此认知她们呢?所谓养成系偶像,需要黏着度很高的粉丝群来支持,相比“广”更注重“深”。
2016年果然是偶像养成类节目厮杀奋战的大年。浙江卫视播完《燃烧吧,少年》,紧跟着推出《蜜蜂少女队》。安徽卫视的《星动亚洲》有了第二季。优酷土豆制作播送的是有SNH48成员参加的《国民美少女》。芒果TV则扛出了老字号《超级女声》大旗,要轰轰烈烈地将这场选秀从春天进行到夏天。虽然都叫作“偶像养成”,但这些节目之间的差异很明显,电视与平台的玩法各有不同。尤其对于“养成”的定义,分歧较大。
十年前风起云涌的是“全民选秀”,现在津津乐道的是“偶像养成”。所谓“养成”,并非一夜成名,而是通过粉丝持续的关注、实际的支持与大量的互动,从而一步步培养偶像?!芭枷裱伞庇搿叭裱⌒恪庇泄餐ㄖ?,都重在大众投票选择权。所以,过去痴迷选秀投票的那群人,一大部分会转化为今天“偶像养成”里最具行动力的忠粉。而“偶像养成”与过去“全民选秀”不同的是,将过去粉丝单方面的支持,化作偶像与粉丝间更积极的互动。
由此而观,浙江卫视的《蜜蜂少女队》实质上是一种“练习生”真人秀。初看几期后,感觉有点像女版《燃烧吧,少年》,只是人设的性别正好反一反。
《燃烧吧,少年》的导师是李宇春、舒淇,推的是所谓的“小鲜肉”。
到了《蜜蜂少女队》,导师换成了谢霆锋、吴奇隆,小伙子换成了十几个大姑娘。
同样都是经过各种培训、多轮比拼后,最后的获胜者组成一支偶像团队出道。安徽卫视的《星动亚洲》同样先期选拔出一群有基础的年轻人,培养偶像的过程加入了更多明星导师,最终获胜者组队出道。
这一类电视节目的最大疑问是,谁来养成偶像们?投票的主动权如果大多掌握在少数评委手中,那观众不会产生贴肉的感情。节目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悉心植入偶像养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群众参与感,那如何吸引粉丝?
恐怕连早年“舞美师”之类的爆料人都没有存在意义,因为观众会认为什么都是被策划好的??唇谀科缆劬突岱⑾植簧僦室缮骸叭潜嗪玫木绫尽薄耙蝗擞痪?,不用看”“以后能出道组成的组合其实节目组已经有一个名单了”……真人秀节目最让人尴尬的就是“演”的痕迹浓重。
偶像养成的过程中,固然多编排几次唱歌跳舞、多尝试几个造型是偶像训练需要的,但节目不仅要“养成偶像”,更需要“养成粉丝”。如果节目结束,偶像宣告“养成出道”了,可粉丝群还稀稀拉拉,姑娘小伙的名字还不能被大众记住,那这一次的“养成”不能算成功。
现在《蜜蜂少女队》就面临这样的尴尬,节目定位标榜了“养成”,也就是说它理所当然该照顾粉丝的投入。
但看到网友的评论,你就知道养成真人秀已经脱离了“养成”,也不是少女的“真人秀”,而是两位导师间的比帅。
节目的镜头剪辑也为两位导师吸粉推波助澜,比如第一集就来了水下憋气的湿身梗。
新闻点聚焦在谢霆锋与吴奇隆两个成熟明星身上,少女们一个也没红出头。甚至谢霆锋对学员说出了“今天之后你就是那个号码”这样的话。
处于海选期的“超女”也尚未出现如当年周笔畅的声音、厉娜的脸蛋等被热议并传播的话题。
今年通过网络平台播出的《超级女声》是另一种模式,倒是更接近“偶像养成”,因为相对注重粉丝积累与互动。从报名者到投票者,都讲究“全民性”,开通了各种让大众参与进来的渠道。声势浩大的“全民海选”持续一个多月,分为地面唱区、芒果TV主战场以及合作唱区,基数庞大。从公开的赛制来看,今年粉丝可以下载APP、扫描二维码、送出礼物来实现投票。
像野草般七歪八斜的“超女”们,今年的口号“敢ZUO敢为”让久违了的海选奇葩们重出江湖,好多个奇特的“一分钟”片段被串联起来,开始在网上传播:“看了几个今年超女海选的视频,笑到晕厥,最后那个姑娘一开口评委都懵X了!”
一直以来“超女”突出的是“小小的自我”实现“大大的梦想”。这个思路是对的,因为只有将喜恶落实到个人,才能真正培养粉丝黏着度。能唤起群众激情的理由很简单直接:“爱她就把她留下!”所有成功的偶像培养模式,都需要激起人们“忿忿不平”“扶助弱小”的情绪,需要让偶像的眼泪来虐粉丝,让他们得以更忠诚更付出。
沃顿商学院的乔纳·伯杰写过本畅销书《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无论平台是电视还是网络,这些先期投入巨大的节目要取得大成功,都必须像病毒式传播那样,让大众主动自发地转发或讨论。但眼下各个节目还未形成病毒式传播:大众的“情绪”尚未被唤醒,还在苦苦找寻引发广泛讨论的突破“诱因”来形成“公共性”。
“养成类偶像团体”随着日韩娱乐业为人所知,中国偶像女子团体中较成功的当属SNH48。这个大型女团不仅种类丰富、长相各异,而且年龄构成广,新鲜血液源源不断——90后算什么,SNH48新招的成员中有大把00后初中生。
偶像与明星的制造模式不同,不是只有颜值被欣赏就够了,而是要激发粉丝动真格地献出“真金白银”。有不少女孩凭本人条件,是不可能考入著名艺校,也无法在电视选秀里获胜的,但各方面都差口气的她们适合当偶像。前阵子被严重烧伤的成员唐安琪,就是其中典型。
SNH48是在剧场与粉丝真实面对面的养成类偶像,模式贯彻得非常彻底,成员地位与所获资源完全取决于人气,人气是可以量化成榜单的。年度“人气总选举”与“金曲大赏BEST30”等各种榜单完全由粉丝投票决定,只有花钱购买专辑才能获得投票券,成本不低。但粉丝的成就感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眼前破茧成蝶的偶像,正是靠着我们支持成长的。这才是养成的最大乐趣。
不过,48系的偶像团队也有一个“出村”的瓶颈?!按謇铩薄按逋狻绷礁鍪澜?,即便圈内红翻天,圈外却寂寂无名。但是一旦进入主流圈发展,必然会丧失小众的欢乐,各种尺度会收紧。对于粉丝来说,偶像太出名了也就丧失了养成的成就感,会有一种“她已经不再属于我们了”的失落,“当四周掌声如潮水一般汹涌”,意味着终于失去。
同样,电视选秀也并不能体现偶像养成的精髓。对于粉丝来说,同一场表演,通过导演剪切过的电视或视频看,与在现场有针对性的看,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电视在放大了传播广度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弱化了偶像与粉丝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
节目播完了,偶像出道了,这才是万里长征刚开头。谢霆锋说得不错:“我不信一夜爆红!”偶像养成的乐趣本身就在于一步步登向高峰?!氨豢醇笔堑谝徊?,接着才是“被关注”“被供养”……随着偶像名气不断强大,陪伴一路养成的粉丝其实终究将目送他们的偶像如扎入云端的气球,愈飞愈远。
□指间沙(专栏作家)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蜜蜂少女队》 女团真人秀


土耳其一警用客车遭炸弹袭击致18人受伤
南非警察汉语学习班受欢迎
三峡大坝首次整体“点亮” 夜景美不胜收
中国最大的盐湖吸引众多珍稀野生鸟类栖息过冬
菲律宾总统宣布马拉维市已获解放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将开通试运营
俄心理学家种出432公斤巨型南瓜
中国警方向美国遣返一名红通逃犯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