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福州依伯的父亲名字虽“贱” 却心怀慈善一辈子
“解放前,我父亲是一个码头搬运工。虽然是个汗流浃背挣饭吃的苦力,可是父亲参加民间救火会和义葬社,不但义务帮邻居救火,还帮助掩埋穷苦无钱安葬者的遗体……”77岁的福州依伯高天明昨日翻开旧相册,指着父亲高依贱先生一张小小的照片说,这是1947年父亲当民间救火会员时拍摄的。
高天明说,父亲的名字里有个“贱”字,而他也的确出身贫贱,大半辈子饥寒交迫。可是他为贫苦百姓做公益慈善出力,从来不收钱,一辈子都受人尊重。
当民间救火会员 半饥半饱义务扑火
高天明告诉记者,父亲高依贱1911年出生,十几岁就开始在台江三保附近的码头当搬运工,经常要背比自己还要重的货物。高天明兄弟姐妹5个人的吃穿,都是父亲高依贱背出来的。
在这张模糊的照片上,记者看到高依贱长相端正,戴着一顶大檐帽,这可是当年的消防安全帽。高天明回忆说,当年福州有大量木屋,防火、救火都是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头等大事。民间就自发组建救火会,宗旨是邻里互助,应急救援。1932年,高依贱加入了三保附近的一个民间救火会。
高天明说,好多人觉得,有钱有闲才能做公益,但父亲并不是这样。高天明回忆,到了冬天的时候,货船比较少,码头上没有活儿干,全家只能吃地瓜、喝稀饭,可是有火情需要父亲的时候,他还是会挺身而出。父亲从小就在三保一带的木屋毗连区长大,最熟悉那些狭窄的小巷子,每次都能及时冲到起火点展开扑救。
| 
 | 
自家因战乱穷苦 还常帮人义葬
除了救火会,高依贱还是义葬社的成员。最早义葬社是帮忙掩埋安葬内河溺死者,后来逐步包括了流浪汉、乞丐、孤寡老人等死后无钱安葬的人。
高天明说,当时的人都比较迷信,忌讳收尸一类的事,但父亲高依贱却不介意,需要他出力的时候,从不推辞。他最常说的是,好人会有好报,救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高天明回忆说,当时因为战乱,全家人经常受穷受苦,曾听母亲说,最难的时候,还有亲戚建议把几岁的他卖掉,但父母不肯,说饿死也要全家在一起。可即使经历了这样的苦难,父亲对自己做公益慈善,也从没有后悔。
解放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救火会和义葬社都解散了。1985年,高依贱去世,葬在阵坂。高天明回忆说,父亲一辈子拼命干活,给子女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他对公益慈善的执著。
编辑:阮浩冉
关键词:父亲 天明 救火 高依 依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