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房颤患者患中风的风险是常人5~8倍
专家建议房颤患者坚持服用抗凝药物以有效预防中风
人民政协网3月28日讯(记者 李木元)“40岁及以上人群中一生中有近1/4的机率会罹患房颤,并且一旦发生过房颤,会反复再发。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中风,研究显示,房颤患者患中风的风险是常人的5~8倍?!?nbsp;在3月27日于天津举行的第三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高峰论坛媒体沟通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朱俊教授呼吁,房颤患者坚持抗凝治疗,积极预防中风的发生。
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朱俊介绍,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由于身体器官老化而导致房颤的发病率也在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据估计,到了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当中至少会有520万男性房颤患者和310万女性房颤患者。
房颤引起的中风患者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
“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中风,由房颤引起的中风比高血压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中风危害更大。”朱俊介绍,房颤发生时,心房中血液瘀滞而形成血栓,这种来自心房的血栓往往体积较大,一旦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的主要血管,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脑组织坏死,即中风,从而导致偏瘫、死亡等严重后果?!笆菹允?,由房颤引起的中风患者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p>
更可怕的是房颤是沉默的“杀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急重症中心常务副主任杨艳敏教授表示,一些房颤患者开始并无不适症状,加上很多患者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中风发生风险较高。
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存在三大误区
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中风的发生。但专家表示,我国房颤患者由于存在诸多误区,导致抗凝治疗比率不尽人意。
朱俊介绍,十几年前的研究显示,我国只有3%的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2013~2014年的研究显示,我国约28%的房颤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尽管样本量不一样,但说明我国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比率还很低。
误区一:房颤患者没有不适感觉就停止服药
王先生被诊断为房颤,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一年之后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并没有什么异样,于是便停药了,但不到半年便突发中风,出现大面积脑梗而不幸离开了人世。
“多数患者发生房颤时并没有特殊的感觉和症状,接近1/3的患者是在发生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敝炜”硎?,房颤患者没症状就不吃药或者随意停药,这是一个很大误区。实际上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无关。因此房颤患者应该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风危险因素评分;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持续或永久性房颤,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药??鼓┦抵噬鲜峭ü柚剐姆恐醒耗裳?,来预防中风的发生。
误区二:担心抗凝药会有出血风险,不敢用
很多房颤患者当听说抗凝药可能有出血风险时,就非常害怕,不敢采取抗凝治疗。杨艳敏表示,服用抗凝药预防中风的获益要远远大于出血的风险。房颤患者要意识到一旦发生中风,将付出残疾甚至生命的代价,与中风相比,即使有很少的人服用抗凝药有可能导致的出血,绝大部分也是可以救治的,不需要过分担心。
目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与传统的药物华法林相比,出血风险,特别是出血中最严重的颅内出血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了?!白钚率菹允荆么锉燃尤乎サ闹泄颊叱鲅⑸矢?,安全性更好,即使发生出血大部分也是较轻微的,在临床上是可以救治的?!?nbsp;杨艳敏表示,现在,欧美和国内的权威指南均推荐房颤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不仅大大降低中风风险,出血风险也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
误区三:服药只选便宜的,不注重性价比
目前我国房颤患者选用阿司匹林或者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比例很高,除了和用药习惯有关,还和这两种药物价格便宜有很大关系。
杨艳敏介绍,一项针对全球46个国家阿司匹林临床使用情况的研究显示,中国抗凝治疗选择阿司匹林的比例为48%,全球最高。但研究数据显示:房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减少脑中风的效果不明确。
而华法林也存在诸多问题。朱俊介绍,华法林用药不方便、对医生和患者的要求太高,需要频繁调整剂量,剂量过低,起不到预防中风的效果,剂量过高,有出血的风险;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监测;并且该药的抗凝效果受到许多食物和其它药物的影响,如患者吃了绿叶菜,豆制品或服用一些常用药都会导致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发生变化,以至于患者难以做到长期坚持,而影响药效。“新型口服抗凝药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p>
杨艳敏指出,选择预防中风的药物不要只看药物价格,还要注重药物的方便性和性价比,新型口服抗凝药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是服用方便,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疗效和安全性也比华法林好。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被纳入到医保目录中,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经济负担而无法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或中断治疗?!敝炜『粲酰泄夭棵啪】旖滦涂诜鼓┠扇胍奖?,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药物的使用率。
朱俊提醒,房颤患者预防中风除了要坚持抗凝治疗外,还要高度重视治疗原发性疾病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吸烟、饮酒等都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这些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接受相关治疗。这部分高危人群如果发生心悸、气短、头晕等相关症状时,要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排除房颤的可能。
编辑:赵彦
关键词:房颤 中风 抗凝药物 预防中风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