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北京市政府:“个性化”医疗拟实行市场调节价
“个性化”医疗拟实行市场调节价
北京公布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探索患者凭处方到药店购药;预计年内大医院两成门诊来自预约转诊
新京报讯 (记者温薷 邓琦)昨天,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备受关注的全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方案年内出台,医事服务费将“分级”制定。今后,患者还可自主选择凭处方到药店购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个性化”医疗服务项目拟实行市场调节价。
医事服务费将“分级”定价
《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表示,备受关注的全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实施方案年内将出台。意味着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建立医事服务费制度的模式将推广至全市各医院。
方案明确,“医药分开”将不局限在市属医院范围,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三级、二级、一级公立医院均纳入改革范围。
对此,市属医院、区属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医院医药分开工作,由各医院上级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军队、武警部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举办的医院,由各举办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据悉,北京自2012年7月起陆续在5家大医院启动“医药分开”试点,取消15%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增设42元至100元的医事服务费。
此次方案指出,“医药分开”推广后,将统筹考虑各级医院特点,制定有利于实现分级诊疗的医事服务费价格政策,医事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患者可凭处方到药店购药
在过去,公立医院的收入包括药品收入、医疗收入、政府补偿。改革后,将切断药品收入和医院的利益关系,从而促使医院更加合理用药。
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北京此次还进一步提出,将探索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途径。这意味着,在医院提供诊断的基础上,患者将可以到药店买到处方药品。
方案提出,2017年,力争公立医院的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全市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 新政
医院管理
行政部门负责人禁兼职医院领导
方案规定,北京探索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
同时,医院院长和副院长由理事会按规定聘任或解聘,并探索实行公开竞聘。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考核结果作为院长工作评价、薪酬确定和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2016年至2017年,北京还将完善医疗机构行业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全市医院巡查活动。
医疗价格
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将“降价”
北京市卫计委此前提出,今年将配合制定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具体调整可能涉及几千项内容的调整。
对于医疗价格如何调整,方案进一步说明称,将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合理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
医疗布局
行政副中心将新建大型综合医院
随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建设进度,方案特别指出,将会在通州区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医院、高水平妇儿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市行政副中心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据悉,具体途径将包括通过疏解中心城医疗资源、政府投资新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进行。
在优化医疗布局方面,方案称,鼓励采取迁建、整合、转型等途径将部分城区利用率较低的医院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老年护理和康复机构。加快专业康复护理机构建设,鼓励引导其与大医院合作。
分级诊疗
大医院逾两成门诊将来自预约转诊
今年,北京在落实分级诊疗方面也将出台相应标准,比如将制定常见病种出入院标准,完善双向转诊程序。
方案称,将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疗、医保、价格、财政和人事薪酬等政策,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引导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有效减少三级医院门诊量。
2016年,北京将出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4种病的分级诊疗指导意见和基本规范,开展以上病种的分级诊疗试点。
预计今年内,北京预约转诊量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将随之减少。
■ 追问
放开“特需”价格会否挤占普通医疗比例?
对于设立在北京众多公立医院的“特需”和国际医疗服务,一方面被患者视为“看专家”的保留渠道,另一方面也存在“特权服务”、“VIP”等争议。
昨天,新公布的方案显示,北京将改革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方式,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同时,将放开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或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交由市场管理,实行市场调节价。
北京一家三级医院院长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医院对于特需服务投入的成本普遍比较昂贵。特需一个房间最多两个人,还要配备冰箱、微波炉、电视等,医护人员也要专配。不管是先期投入,还是运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诖?,医院特需服务收入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仅为5%左右。
“今后特需医疗价格放开之后,可以依据医院的成本核算来确定,更加合理化?!北本┐笱Ч参郎г航淌谥茏泳蛱毂硎尽?/p>
那么,是否特需医疗会变为“天价医疗”,从而为患者增加负担,并且刺激公立医院扩大特需规模的意愿?周子君认为,首先,特需医疗服务满足的是特殊患者的特定需要,通过“多付费”来实现才是合理的。
同时,他表示,自2009年,国家即提出要求,特需医疗在公立医院所占比例须控制在10%以下。因此,一方面放开“特需”价格对患者的影响仅是少数;另外对医院而言,并不会挤占普通医疗的比例,只是令价格的确定更加合理。
资料显示,最初的“特需医疗”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当时,为适应一部分高收入人群的特殊需求,部分公立医院开始在门诊挂号、住院条件、护理等方面尝试给高端客户提供特别需求服务,收费标准相应提高。另外,一些在京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服务始于“外宾”的就诊服务需求。
北京公立医院改革时间表
●2010年
将门头沟区医院确定为北京市第一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凤凰医疗集团开展重组-运营-移交(ROT)改革。
●2011年
成立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开启本市“管办分开”的探索。
●2012年
出台《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大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2013年开始
北京市医改办联合相关委办局、试点医院、专家团队成立联合调查评估组,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总结了试点经验与成效,分析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具体建议,并形成了政府和第三方双“1+6”评估报告(“1”是总报告,“6”是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医保调节机制、财政价格补偿机制、创新医疗服务模式6个专题报告)。
●2015年开始
在对前期改革试点评估基础上,结合国家《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和新形势、新要求,对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2015-2017年重点任务安排。
●2016年
出台《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京政发〔2016〕10号)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北京市政府 “个性化”医疗 拟实行市场调节价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