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落实精准扶贫先拿“因病致贫”开刀
在我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到近3000万,重大疾病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如何扫清这只“拦路虎”,帮助因病致贫群众同步实现小康,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
“有什么别有病”“病来如山倒”,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俗语,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疾病尤其是大病重病的可怕。一场大病不啻为一场灾难,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垮了不少家庭,使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屡屡上演,甚至出现了“刻章救妻”等让人无奈而惋惜的事例。而在“十三五”新征程中,精准扶贫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必须找准贫困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那么,什么是贫困的最大诱因呢?国家扶贫办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42%,远超其他因素。正因为此,抓好医疗扶贫,逐步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就是抓住了整个“十三五”精准扶贫的主要矛盾。首先要把对医疗扶贫的认识提高到这样的高度上来,加大投入等对策讨论才具备了基本前提。
首先,有必要进一步夯实社会保障力度,让大病医保为贫困家庭托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当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但主要着眼于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很大一部分用药、治疗费用不在报销范围。近年来,大病医保逐步扩展,发挥了重要的二次报销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病医保不再僵硬地以病种划线,而是根据实际医疗支出来确定保险,实实在在地减轻了病患的负担。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大病保险覆盖人口9.2亿,报销比例普遍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345万大病患者直接受益。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拓宽大病医保覆盖的医疗行为,以及进一步提升二次报销比例,都是应有之义。
其次,很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案例,都是因为小病拖着不治或者诊治不当,而逐渐发展成为大病,因此充实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医疗资源,是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的源头之举。在农村加强基层医疗力量,推进分层诊疗体系,让贫困地区人口实现“病有良医”,而不必总是扎堆去城里的大医院看病,既利于遏制“小病变大病”,也有效地防范了过度医疗,还节省了病患家庭的医疗费用、来回奔波等附加支出,一举多得。
再次,也有必要呼唤慈善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更加关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群体。财政毕竟是有限的,无论是夯实社?;故羌忧颗┐寤阋搅谱试矗夹枰肫渌裆С鋈〉闷胶夂屯仔?。相对而言,社会资源则更加充裕。眼下,做公益、做慈善成为社会风尚,既然接近一半贫困人口都与疾病相关,不妨鼓励一些慈善机构对口介入,聚集社会资源聚焦医疗扶贫。此外,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参与到公益慈善当中,鼓励它们把更多资源投放在医疗扶贫上,既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大好事,也体现了企业的务实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精准扶贫不仅关乎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更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国家协调发展,理应大力做好。而鉴于贫困人口的现实情况,首先抓好医疗扶贫,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无疑是落实精准扶贫很好的切入口。 (张涨)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精准扶贫 “因病致贫” 两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