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司法供给侧改革:从公开公正到公信
全国“两会”又到了“两高”时间。昨日上午,最高法院长周强、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两高”报告中对过去一年公众所熟悉的重特大案件几乎“一网打尽”。
司法机关的职能履行,离不开刑事、民事、行政三大类案件,及立案、审判、执行、监督等模块化的固有程序。通常,这些具体的职能工作构成了“两高”报告的主体部分。而那些写进报告中的典型案例,如世奢会诉新京报等媒体案等,就围绕这些职能多方位地呈现了司法进步痕迹。
今年尤为引人注目的,还在于“两高”均对司法改革有较大篇幅的着墨。如最高法重点报告了立案登记制、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及跨区域法院、巡回法庭等重点改革项目的进展状况。最高检也以专章强调深化司法改革各项部署的落实,其中重点在司法责任制、公益诉讼、人民监督员制度、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和司法公开等。
近年来,法治建设骤然加速,司法改革首当其冲。改革无非是对人和权的调整。从司法机关内部来看,司法改革更多表现在职能变化上;而以社会大众的外部视角,最先看到的却是司法权的开放。立案登记制是为了让民众更方便快捷地接近司法、运用司法并获得司法的保障。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员额制则是要通过对司法官的精细化管理,破解“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司法沉苛,实现权责一致的司法官制度。也只有原来相对封闭运行的司法权逐步走向公开,司法责任制的推进才不至于步履蹒跚。
“两高”在推进改革中向“供给侧”倾斜的特征也颇为显眼。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探索为例,虽然这一改革实践在2015年下半年才刚刚起步,启动诉前程序的不过325起案件,正式提起的公益诉讼不过12件,但这些个案示范效应已经显现,预计今年相关案件数会有爆炸性增长。由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重点就定位在生态环境保护、国有资产?;ぁ⑹称芬┢钒踩裙谧钗刈⒌牧煊?,反应热烈在意料之中。这类案件长期游离司法之外,影响大危害广,成了司法公正的缺口。围绕“司法供给侧”在制度层面拾遗补缺,也是开放型司法的应有之义。在后续的改革推进中,如何克服“案多人少”的矛盾,努力满足公众对于公益诉讼的期待,将是检察机关要直面的问题。
司法改革回应社会需求是司法机关自身使命所系。作为深度介入社会生活的一项公权力,司法权不仅关乎个体的生杀予夺,对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政府依法行政的实现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随着社会司法需求多元化,以公正司法来促进全民守法的逻辑链条也会日益强化。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人都有麦克风”在公共舆论场上成为可能,司法过程中的一点点程序瑕疵,甚至一点点回应迟延,都可能对司法公信力带来伤害。司法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决定了司法权只能更开放。近年来,“两高”对司法公开的推进已成常态?!罢宀唤鲆迪郑挂匀嗣强吹眉姆绞绞迪??!闭馐枪ピ谟呗鄢∩铣D芗降囊痪浠埃缃褚簿3鱿衷诖蠓ü?、大检察官们的口中。理念的趋同是改革走向成功的前提,司法由公开促公正、从公正到公信的改革路径,清晰而具体。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司法供给侧改革 司法公正 两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