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用市场思维推动高校转型
昨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答记者问。谈到高校转型时,袁部长说,高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地方高校要先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在调整专业设置。
在高等教育处于卖方市场时期,高校及其专业设置并不存在同质化现象,本就少得可怜,何来“同质”?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身,高校数量急剧膨胀,萝卜拔快了难免沾着泥,又来不及做到差异化。并且,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大家都想多抢点公共资源“到我碗里来”,在还未形成差异化生存的生态下,同质竞争风险最低。当然,就算某所高校有心发展差异化,高度同质化的师资也未必跟得上节奏。
问题年年提,解决未有期。就高校同质化问题,社会提了多少年,上“两会”也不是第一次,甚至还有相关方案。如去年启动的高?!八涣鳌苯ㄉ枵铰跃兔魅诽岢觯医睦椭С植煌嘈偷母咚酱笱Ш脱Э撇畋鸹⒄?。了解病症未必知道病因,掌握病因也不一定能对症下药,“千校一面”大家都知道,原因也剖析得七七八八,要说从调整专业设置下手,感觉总有点不够。因为这种思维仍没跳出计划思维,通过行政手段强制高校差别化,看似简单,未必奏效。高校同质化问题,相当部分原因是高等教育与行政走得太近,而与市场离得太远。用行政手段干预专业设置所制造的“差别化”,恐怕不是市场需求的差异化。
高校差异化的有力推手在哪里?撇开公益性、从市场角度审视,高等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市场,存在着供需关系。只有多用市场思维、多按供需规律办事,才能让高等教育通过不断地自我调节和完善来贴近市场、赢得市场。市场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高校自然就会调整办学方向,通过提供差异化、受市场认可的教育产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蓝翔等民办职业技术学校风生水起,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某些地方高校,原因何在?值得教育管理部门反思。
用市场思维推动高校转型、告别“千校一面”,可以考虑从两方面着力:一要赋权,赋予各类高校更大的办学决策权和项目开发自主权,努力营造一个自主的、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赋权助推差异化;二要放权,向市场、社会放权,通过灵活的机制,引进不同的主体,参与到地方高校转型中,尤其是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这一块,需要更加重视。
编辑:秦云
关键词:高校同质化 差异化 转型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