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穆迪对中国“负面展望”看走了眼
穆迪的市场影响力这回在中国遭遇了挑战。在2日发布的最新中国信用评级报告中,这家国际知名信用评级公司在确认对中国政府债券保持为Aa3评级的同时,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而现实的金融市场走势与他们的预测却大相径庭,并没有也不会跟着这个“负面展望”走。
一般说来,现代金融市场运行及其监管都高度依赖信用评级工具。穆迪、标准普尔等业界巨头,在全球信用评级行业中有一言九鼎的地位。它们下调一国主权信用评级及其展望,通常意味着该国金融市场恐慌;如果它们下调信用评级的对象是一个大国,这种市场恐慌还会蔓延到本区域其他国家,或同类国家。然而,这回穆迪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后,人们看到的却是人民币汇率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亚太股市全线飘红。
穆迪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的“威力”削弱,甚至结果与其背道而驰,关键原因是该公司这回对中国的评估在不少方面陷入误区,以至于市场参与者普遍不买账,即使对东道国风险最为敏感的证券投资组合也没有接受这个看空的评估。
那么,穆迪这回对中国的评估误区在哪?
首先是误解了中国政府债务上升的涵义。穆迪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理由是中国政府债务上升、外储下降和推进改革的不确定性。然而,中国政府的债务与美欧日和其他新兴市场的主权债务有一个本质的不同——由于中国的政府支出中,投资占很高比例,中国政府的大多数债务都对应着相应的资产。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的负债率给中国政府带来的负担和隐患,远远不能与其他负债国家相比。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之所以扩大负债,部分原因是为了防范资本外流造成的通货紧缩。中国财政赤字和负债在偿付能力以内适度扩大,并不是单纯的利空,反而有几分利好,因为它标志着中国货币供给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货币创造机制对外国的依赖度下降,中国货币金融体系自主性上升。
与政府债务上升类似,中国外汇储备减少,对中国经济也未必都是坏事。近一年多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减少,很大一部分只是企业、金融机构、居民个人资产币种转换。不要忘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几乎连续十年之久,外汇储备持续快速膨胀一直令中国经济管理者备感压力,中国也在无形之中向西方支付了巨额“铸币税”。为此,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推进“藏汇于民”,实现对外资产多元化,改善我国对外资产结构。即使在外汇储备已经大量减少后的今天,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仍然极为庞大,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满足国家对外清偿能力等方面的需求,绰绰有余。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又给它加了一份保险。在国家对外清偿能力无虞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减少,意味着我国“藏汇于民”和改善对外资产结构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认识存在误区的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巨头,要想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保持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就需要拓宽思路,不断提升自己评估的水平。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穆迪 展望 评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