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那些年天价收藏的假文物
近日,《三湘都市报》刊发了《10件著名的假古董和买下它们的冤大头》一文,列举了10件世界著名的伪造品故事,引发了不少关注。其实,国内文物收藏史上也发生过许多类似事件。在收藏已成为文化和经济投资新热点的今天,“全民收藏热”也带来了古玩赝品市场的风风火火。

近日,《三湘都市报》刊发了《10件著名的假古董和买下它们的冤大头》一文,列举了10件世界著名的伪造品故事,引发了不少关注。其实,国内文物收藏史上也发生过许多类似事件。在收藏已成为文化和经济投资新热点的今天,“全民收藏热”也带来了古玩赝品市场的风风火火。
北魏陶俑事件
说起国内著名的假文物,就不得不提到北魏陶俑事件。
据人民网报道,1994年,一名专家在北京潘家园旧货交易市场闲逛时,发现了一批北魏陶俑,它们的形态从未现世,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北魏时期的珍贵文物,而且可能是前不久媒体披露的在河南被盗掘的北魏大墓里的陪葬品。
专家们使用了考古中常用的高科技断代手段C14进行检测,发现这批陶俑在年代上与北魏完全吻合。中国国家博物馆还邀请了当时北京几乎所有的顶级考古学家、鉴定专家“过眼”,他们一致认可为真品。于是,专家申请拨专款、专项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的“北魏珍贵陶俑”。
不料,此后,类似的“出土文物”竟然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北京的文物市场,专家们感觉不对劲了,国家文物局为此事成立了专案组,调查证明:这批文物实为赝品,是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高水旺做的。
当北京来的专家和当地公安一起来到高水旺家后,发现他们突击收购的那种“北魏陶俑”在高家还有数百件。一个河南的卖主道出实情:“蒙专家太容易了,无非就是掌握好胎、釉、型、工、旧这几个方面的诀窍。过检测关也不难,让陶俑坐坐飞机就行了。”实验证明,经过 X 线照射的陶瓷,每一秒钟会将釉面老化程度提早 200 年左右。而报纸上刊登的河南一座北魏大墓叫人给挖了的消息,实际上是从高水旺家买走陶俑又到北京去出手的掮客设的局。
估价24亿的“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中国汉代皇帝和贵族殓服的通称,按死者等级分为金缕、银缕、铜缕?;实奂安糠纸既腴缡倍即┙鹇朴褚拢媒鹇坪陀衿平岫?。
2011年9月,随着商人谢根荣骗贷案进入二审,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播出《“助纣为虐”的古董鉴定》,曝光了天价“金缕玉衣”出炉的来龙去脉:法院查明,案件中两件被估价24亿的“玉衣”系伪造而成,伪造文物后,谢根荣出钱请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等5位专家估出天价,然后凭借这两件“玉衣”取得银行信任,不但为之前6.6亿的借贷做担保,又获得5000万元贷款及4.5亿元银行承兑汇票。
这5位国家级古董鉴定专家全都有着耀眼的头衔和光环,却被谢根荣的“评估费”所收买,为其出具了24亿元的虚假天价鉴定证书。
这些专家的阅历和名头摆在面前,白岩松说:“我当时第一直觉就是,随便在马路上捡到一块石头告诉我这个价值一亿元,估计我会信?!?/p>
宋瓷门事件
“宋瓷门”牵涉的主要人物叫丁仰振,他是安徽省淮北市黄里村人,先是经营建筑业,后一脚踏进收藏的泥淖,所有的积蓄变成了一堆古董,等待时机出手。
他曾以1600元的价格购入一个“从古运河挖出来的”长沙窑大执壶,后来,他持这一“壶王”公开现身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赛宝大会上,当时,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杨静荣等4位专家一致认为“壶王”是赝品。丁仰振却坚称,自己的“壶王”是真品。
2005年秋,杭州市大规模扩建南宋官窑博物馆,向社会征集藏品,丁仰振捐赠了包括“壶王”在内的 600 多件文物,其中大部分为宋瓷。当时,南宋官窑博物馆召集了4位文物专家赶赴淮北,对丁仰振捐赠的文物进行认证。现场的鉴定录像显示,专家们惊叹“壶王”独一无二,一致认定,“壶王”为难得的珍品,建议推一级品。
南宋官窑博物馆最终放心地将这批文物收入馆中。2005 年 7 月,杭州市政府对丁仰振捐赠 611 件文物进行表彰,并决定奖励丁仰振现金 1500 万元。在此后的3年内,南宋官窑博物馆分3次将奖励款打入了丁仰振的账户。
此次文物捐赠活动引起了巨大争议,虽然引起争议的藏品已在馆内公开展出,可真假“壶王”之争一直在继续。(据2011年10月《法律与生活》)
“不打假”成为潜规则
近年来,我国收藏品市场繁荣,玉器、陶瓷等藏品市场受到投资者青睐,各地古玩市场里的赝品却占了九成。许多“文物”来源于小作坊的批量生产,河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制假造假的不在少数。
新华网记者曾对假文物泛滥的现象进行过调查,有专家认为,收藏市场上的不打假是因为打不了假。古玩的鉴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威部门。而现在拍卖行基本上都已经在拍卖条款中注明了“不保真”这一项,拍卖遵循的是落槌成交规则,只要是拍卖行声明不能保证拍品真伪,拍卖行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随着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赝品专门针对鉴定真品的标准来造假,连专业人士都难以分辨,比如之前文中提到的“北魏陶俑”。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就更别提鉴定真伪了。
同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收藏界没有必要打假,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赝品,是指制作精良的收藏品,比如宋朝仿周汉时期的艺术品,这些赝品在前代是仿品,在当代就是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在未来就是古董。
专家提倡,收藏爱好者应持有“过眼即拥有”的良好心态,买到赝品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专家鉴宝也会看走眼?李鬼比李逵难防。
编辑:陈佳
关键词:那些年 天价收藏 假文物 北魏陶俑事件





苹果公司举行新产品发布会
澳科学家量子数据存储研究取得进展
“金鸡百花画影人”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呼和浩特开展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美洲展在美国旧金山开幕
第7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云南风 民族情——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优秀书画作品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