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杜甫也要借诸葛亮涨“粉”:曾淡化诸葛亮负面评价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后,其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形象,被广大受众所认同和接受,成了中国的一道文化符号。
其实,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诸葛亮就已是各个时代的超级大偶像,拥有粉丝多多,膜拜他的人范围极广,上到帝王,下至贩夫走卒,无不网罗。尤其是饱读诗书,有志于报国的诗人骚客,更成了宣扬诸葛形象的主力军。也可以说,诸葛亮形象的深入人心,跟这些诗坛粉丝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
当然,这些诗坛的“诸葛亮粉”也借着诸葛亮给自己涨粉,在推广诸葛亮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种奇妙高超的推广手法,在杜甫身上极其明显。
诸葛亮粉丝团:
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壮大
诸葛亮在当世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拥趸,而且其级别相当高,例如孙权,当着诸葛亮侄儿诸葛恪的面夸赞诸葛亮是当时的伊尹、周公;诸葛亮去世后三十年,魏国邓艾、钟会率军进入蜀国,经过诸葛亮在汉中定军山的坟墓时,钟会下令不得在诸葛亮坟墓周围砍柴,并且进行祭祀;西晋统一天下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命令搜集诸葛亮的兵法,例如八阵图,叫军队依此进行操练。
诸葛亮的粉丝团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前行而解散,反而越来越壮大,而且在理论水平上越来越高级,给偶像做的理论总结也越来越有水准,尤其是在唐朝,诗人们给诸葛亮做的定论,基本上成了后世评论诸葛亮的准绳,一直影响到《三国演义》。
这些高级粉丝中,最有名的是杜甫,杜老师可以说是诸葛亮在唐朝的知己,是他不遗余力地挖掘了诸葛先生的内涵,并且用最精美的诗句阐发出来,后世对于诸葛亮的认识,就是建立在杜诗的基础上??梢运担攀范酥罡鹆猎谥泄嗣裥哪恐械闹占蜗?,同时杜甫也给自己扩大了粉丝群。
推广手法:
给每个“诸葛粉丝”送顶“英雄”的帽子
想要借着偶像涨粉,得了解偶像,挖掘偶像的闪光点并放大之,还要能从理论上树立偶像的地位。
对此,杜甫老师先极大地肯定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且上升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例如《八阵图》,可别小瞧这首短诗,虽然不过四句二十个字,却信息量很丰富,以后对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框定,都跳不出老杜的这四句诗?!肮Ω侨止保罡鹆潦恰叭致邸钡脑慈?,是专利所有者。但其实,东汉末年,英雄辈出,理论家屡见不鲜,各种理论五花八门,诸葛亮的“三分论”不过是其中之一,最多只能算是一流理论,不至于到站在高峰独孤求败的地步。
然而,杜甫区区五个字,就让诸葛亮的“三分论”成为那个时代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一个“盖”字,就是告诉后人:诸葛前辈就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最优秀的理论家,其他的人就不要争了,都靠边站吧。
在点赞了“三分论”之后,杜甫又神化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最拿得出手的兵法技术创新就是八阵图,也就是《三国演义》里说的八卦阵。老杜说,诸葛前辈除了有理论水平,还是程序工程师,他设计的八阵图,后人一直没法升级。“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他在长江岸边设计的这套程序,不管江水如何起落,时代怎么变迁,它总是稳如泰山般地摆在那里,谁也没法破解,谁也没法逾越,千百年来无人破得?!度菀濉防锼档穆窖废萑虢甙素哉?,无法脱身而出的故事,即来源于此。
除了有理论水平,能设计无敌程序,诸葛老师还有无人能及的外交水平和国际战略眼光,蜀国之所以最后不能一统三国,“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就是因为违背了诸葛老师的“联吴抗曹”的外交策略,“遗恨失吞吴”。谁不听诸葛军师的话,谁就得吃败仗。
老杜不愧是诗家老手,二十个字,抵得上一篇万言理论巨著,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基本奠定了,以后对于诸葛亮的评述,乃至于《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的塑造,也是顺着这个思路走。从这个角度看,杜甫才是超一流的理论高手,他的高超之处在于避开繁琐的议论,抓住细节,抓住人物的闪光点,不多废话,直入主题。读了这首诗,我们应该学会,夸人时话不在多,而在于抓住要点,夸在点子上。同时,夸人还要带感情,光是干巴巴的理论阐述,传播不了多远,受众需要的产品是带感情的。因此,老杜不忘渗入个人感情,例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就很有技巧,可以说是设了一个局,这个局就在“英雄”两个字上面。只要是为诸葛亮流泪的,都是“英雄”,这等于给每个诸葛亮的粉丝戴上一顶英雄的帽子。这种提高身份的推广手段,谁不乐意???因此,这首诗越传越广,越传越不朽。
当然,点赞偶像要讲究形象化,要生动,话往夸张的地步讲不要紧,只要艺术手法上立得住,牛皮吹得再大,粉丝们在感情上也能接受。例如老杜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这首诗对诸葛先生的夸赞,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且看他是怎么夸的:“诸葛大名垂宇宙”,什么是宇宙?即时空的统一体。如果放到现在,从天文学的角度去理解,老杜的这首诗更是浩渺以光年来计算。咱诸葛老师的大名,横跨宇宙,影响在亿万光年之外,本来老杜的意思是夸他古往今来,整个天下都大名鼎鼎,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宇宙空间的扩大,这个点赞更显得宏大而有气魄,将诸葛亮夸到了银河战舰的地步。老杜果然是高手,一不小心就跟上了科学发展的步骤。
再如“万古云霄一羽毛”,这句点赞很形象。从古到今,是一个时间概念,老杜为了将其形象化,将几千年的岁月空间化,将其描绘成一片高远的天空“万古云霄”,而这高无边际的云霄上面,飞翔着一只雄鹰?!坝鹈笔侵阜赡?,千万别以为是天空中飘着一片羽毛。试想一下,九霄云外,众鸟不见,只有一只雄鹰高高地翱翔,骄傲地超乎天地之上,诸葛先生那种独孤求败的形象,历史地位的无可超越,就明显地凸显在眼前。
将抽象的时间具体成可感的空间,在这个背景下,再给偶像定位,其作用当然是杠杠的。夸张不可怕,就怕夸张得有文化。当然,夸张也要有史实基础,不能毫无根据,否则过火了惹人笑话。
加工修改:
巧妙掩盖 偶像的争议和缺陷
诸葛亮给人们的印象是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其实,《三国志》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颇有微词的,陈寿对他的军事才能评价是“治戎为本,奇谋为短”。就是说治军厉害,但是谋略短缺。陈寿的这个评价未必公正,据说有点私心,因为在街亭之战中,陈寿的父亲因为失职而受过处罚,陈寿会不会因此而诋毁诸葛?难说。
对于这个评价,老杜是尽量淡化,而且加以否认,例如他点赞诸葛前辈的军事才能是这样说的,“伯仲之间见尹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他跟伊尹、姜子牙是一个等级,在军事指挥上,萧何曹参跟他比,只能待一边乘凉去。后来《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站在这个高度上,说诸葛亮的能力,只有姜子牙、张良才能与之相比,至于萧何之流,还没资格跟他一比高下。
当然,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虽然出众,但确实北伐没有成功,老杜也不回避这个事实,但是他有着大历史的眼光,认为个人才能不一定能改变历史趋势,于是说“三分割据纡筹策”,“运移汉祚终难复”,客观的历史形势不是一个人的才能所能扭转的,尽量站在科学客观的角度为偶像维护。
有理论高度,有形象描述,点赞而不失客观,维护而不太主观,提高粉丝的地位,这就是杜甫老师借诸葛亮涨粉的手法。
编辑:陈佳
关键词:杜甫也要借 诸葛亮涨“粉”曾淡化诸葛亮 负面评价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俄罗斯举行国际烟花节 炫彩夺目美不胜收
巴塞罗那为恐袭死难者举行追思活动
日全食将横扫北美大陆
普京参加青年论坛 现场摆弄手工品“卖萌”
哲蚌寺展佛 拉萨雪顿节启幕
希腊小镇大火持续 天空被映红
金正恩要求美国停止对朝挑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