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北京号贩子又上班,谁打谁的脸
北京的号贩子又“上班”了。刚好,距北京推出“八条措施”打击号贩子,整整相隔10天时间,刚好过了个年的时间。
北京卫计委的“八条措施”,是在东北姑娘怒斥北京号贩子之后的2月6日推出的,这对于安抚人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北京日报昨天的现场报道看,这“八条措施”,也就停留在了“息怒”的镇痛效果上了,骨子里该烂的地方还在烂。在北京各大医院号贩子们准点“上班”了,依然明目张胆,依然不避保安,依然流水作业。
事实证明,10天前舆论对于北京“八条措施”的不看好,是有充分的经验积累的。这个经验,不是指号贩子的能耐有多大,也不是说清除号贩子的工作有多难,而是对职能机构抓民生、抓矛盾、抓法治时那种司空见惯了的作风,有着习惯性的“走着瞧”的观望和不看好。很不幸,北京卫计委抓落实的效果,再次落入了舆论的口实。春节刚过,惦记着“八项措施”的媒体,一到现场就撞上“准点上班”的号贩子了。行政机构在应对热点舆情时所表现出的能力与公信力,再次在死灰复燃的号贩子面前丢了个精光。
套用治病救人的一句话,关键看疗效。北京卫计委的“八条措施”,亦然。纵观“八条措施”,不论是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还是建立医疗机构间层级转诊网络、推出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模式;不论是市属医院内统筹调剂普通号,还是严格加号管理、落实实名制挂号、加强宣传引导和秩序维护、建立违规利用医院医疗资源监督举报和处罚制度,条条都是医疗机构此前该做而没做好的事情,句句都是该落实而没能落实的空话。并且最关键的是,八帖“药方”,缺了最最关键的一剂——法治。当然,从卫计委应对号贩子问题的这张单一疗效的膏药来说,它也只能这么“玩儿”。
但是,这是北京,这是首都。这是牵涉到医疗资源紧缺情况下的公正公平、牵涉到一座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牵涉到首都北京解决社会矛盾带给全国的示范效应和信心效果。然而从春节之后“准点上班”的号贩子来看,你已经很难分清这究竟是职能部门又被号贩子们玩了一把,还是职能部门又玩了一张头痛治头的贴膏药游戏。
北京各大医院门口的号贩子,就这么几个地儿,就这么个没多大的事儿,北京相关部门真想治,能有多难?相对于朝阳群众面对明星藏着掖着的吸毒总能捷报频传,北京职能部门对于明目张胆的号贩子无能为力,这种治理效果,把它推给所谓的难度,谁信?
当职能部门把号贩子现象埋怨成外地人看病都往北京挤、当所谓的专家们无视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而寄希望于镜中花式的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当号贩子猖獗时只有北京卫计委一个职能部门推出“八条措施”来单打独斗,号贩子这张牛皮癣,从“八条措施”出台的那天起,就注定会粘在这个稻草人身上了。
不过机会还在。号贩子问题,全国还在看首都北京。东北那姑娘怒哭的时候说,这是北京,这是首都啊。当初舆论觉得这是在打脸。但如果职能部门想这是责任范围内的事,想着如何亡羊补牢,这病,还有救的可能。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北京 医院 号贩子 八条措施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