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日本“春运”压力为何不大
新华社东京2月2日电(记者蓝建中)临近春节,中国的交通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广州火车站甚至出现5万人滞留的情况。在日本,每逢阳历新年、五一黄金周等节假日也会出现类似中国春运的出行高峰,新干线的乘车率甚至达到120%。不过,得益于从地面到空中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日本“春运”的压力没有中国这么大。
日本在国民能买得起私家车前就已建立了完善的交通网络。日本在上世纪实施“所得倍增计划”的时候,建设了一直到现在仍在支持日本经济的基础设施,比如名神(名古屋至神户)和东名(东京至名古屋)高速公路、东海道新干线等。
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这是日本的第一条新干线。如今,新干线基本已经覆盖全国,北到北海道札幌,南到九州鹿儿岛,全都被新干线联系在一起,抵达新干线再换乘地方的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基本可以到达各个角落。
虽然新干线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在快节奏的日本社会,很多人还是愿意乘坐更快的飞机出行。如今,日本全国有82处由国家、地方政府、公司等管理的各类机场,一些远离本土的小岛也建有自己的机场。考虑到日本国土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这个密度是非常高的。
机场多,航班多,使得日本人去稍远的城市都愿意乘坐飞机。比如,从东京到福冈,尽管乘坐新干线只有5个小时,但是仍有很多人选择从东京羽田机场乘飞机,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达。
在铁路运输方面,除了时速约为300公里的新干线,日本地方的轨道交通也实现了高标准的“安全”“准时”“迅速”和“舒适”。其中,城郊轨道交通的最高时速为100公里左右。“城郊”轨道交通的起点一般都在市内环线上,有多个起点。通往近远郊的“城郊”轨道交通,在同一线路上交替开“快车”“准快车”和站站停的慢车,可使沿途远郊车站和近郊车站抵达市区的时间相差不多。
各地的城郊轨道交通也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网络。从理论上说,如果不吝惜时间,无需乘坐新干线,多次换乘之后,乘坐普通的轨道交通也能抵达全国各地。
截至2010年4月1日,日本高速路总长度为9126.8公里,在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地形狭长的岛国,几乎也达到了全覆盖。此外,日本的国道几乎很少遇到堵车,所以驾车出行非常方便。
每年5月的黄金周、8月的盂兰盆节、12月底到1月初的年末年初,高速路路况都非常复杂。为了缓解拥堵,日本采取扩大道路宽度、增加车线、建设路途相近的平行复线等措施。比如,第二名神(名古屋至神户)和第二东名高速(东京至名古屋)的建设就极大地缓解了名神和东名高速路的拥堵。因为高速路收费也是堵车的主要原因,通过优惠措施大力推广ETC(电子收费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
行驶在高速路上的长途大巴由于票价低廉,也是日本人出行的重要手段。夜行大巴更为便宜。例如,从东京到大阪,乘坐新干线需要1.4万多日元(约合760元人民币),但是乘坐夜行大巴最便宜只需3500日元(约合190元人民币),因此不少尚在打工的大学生常选择夜行大巴。
中国的春运压力大还和大批农民工利用春节返乡和家人团聚有关。日本虽然也有户籍制度,但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是完全自由的,来自农村的人口能够大规模定居到城市,平等享受各种公共服务。由于可以定居到大城市,家人子女也随同前来,所以新年也不见得非要回乡团聚。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注重分散工业,避免向大城市集中,增加了农村和地方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劳动者留在地方就有工作机会。由于工业的分散,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上班机会,无需进城,从而也就不会出现返乡潮。2000年之后,几乎不再存在原有定义的利用农闲到建筑工地等赚钱的打工者。
2005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达到86.3%,绝大多数人能享受便利的城市交通系统。农村地区的私家车拥有密度更高,甚至人手一辆车,因此农民出行也极为便利。
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到日本国内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偏远的岛屿,都如同在市内乘坐公共汽车一样快捷、便利。(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春运 春运压力 日本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2018年欧盟秋季峰会召开
中国代表:应抓住叙利亚局势缓和机会重振政治进程
金秋收获忙
聚焦扶贫汇报展在京举行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