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旧时年俗:贴年画 供“爷爷” 逛腊月集
贴年画、吃红烧肉、看大人们供“爷爷”、腊月里热闹的赶集……这些在上世纪60-80年代的年里发生的故事,已经变得很遥远了,但无论什么时候在心底永远都抹不掉,一到过年,便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来。那些乐趣、热闹和温暖,是今天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的。
60后、70后的小伙伴们,看着这些文章,你是不是想起了小时候的年??!
只有贴上年画,年才过得有味道
待晚上躺在床上后,两眼出神地盯着墙上的年画,比照着爷爷讲的故事,看着看着,仿佛有了吼声、有了摇摆、有了芬芳……
儿时的腊月里,年画是必须置办的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年味就氲氤在这贴挂的年画里。
那时,我最喜欢跟着爷爷到太原大北门城墙外的解放自由市场买年画。卖年画的小商贩们在大树之间拴上绳子,再把一幅幅年画挂上去,也有的直接铺在地面的油布上,远远地望去,一片片五彩缤纷。
春节一天天临近,虽然天气寒冷,但年货摊上却人头攒动,个个喜笑颜开。年画品种奇多,有贴在院门上的《门神》,贴在厨房里的《灶王爷》,还有贴在米缸上的《土地神》……贴在屋里墙上及炕围上的年画更是包罗万象,犹如一幅幅中国民俗文化的图解。老年人喜欢《福禄寿三星图》《牡丹图》,年轻人喜欢《牛郎织女》《天官赐?!?,而我则喜欢《大闹天宫》《武松打虎》等打打闹闹的题材,因为爷爷常给我们讲《水浒》《西游记》的故事。
尽管那时的年画便宜,但各家的收入也很有限,我们最多也只能买四五幅年画。爷爷还常常把年画送给院里的一位买不起年画的孤寡老人,我老大不高兴。爷爷说:“不怕家穷,就怕穷冷。只有贴上年画,年才过得有味道,日子才能觉得红火?!蔽颐靼滓窃诮逃?,于是不再撅嘴生气。
因为有了年画,即使是黑糙的土墙瞬间也变得生机盎然,而且因为年画的点缀,简陋低矮的屋子充满了吉祥的喜乐气氛。而我为了能早点贴上年画,收住了玩心,耐心地帮着大人们打扫屋子,待晚上躺在床上后,两眼出神地盯着墙上的年画,比照着爷爷讲的故事,看着看着,仿佛有了吼声、有了摇摆、有了芬芳、有了眼睛眨动,一切都活灵活现了。
我最喜欢的年画就是《老鼠娶亲》,也叫《老鼠嫁女》,这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幅年画。画图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弦蝗杭馊竿鹊睦鲜筇ё呕ń?,挑着红灯,扛着彩旗,敲锣打鼓,鼠新娘掀开轿帘羞涩张望,鼠新郎戴着礼帽,骑着蛤蟆洋洋得意,还有抬着鸡鱼大礼和满载嫁妆的红箱随轿而行……而画的右上角,有一只老猫,两眼看着老鼠送亲的队伍,它是在打老鼠的主意呢?还是在打鱼的主意?年画寓意深长,妙趣横生,将我带进了一个遐想的童话世界。
正月里拜年串门,无论进谁家,我总是喜欢将他家的年画从头看到尾,而在看年画的时候,我却在一岁岁地长大,所有的日子也在年画的新旧更替中悄然度过。
时光荏苒,浓郁的年味处在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习俗,而不变的是文化基因,贴年画的习俗已经渐行渐远,但年画的欢乐吉祥、幽默诙谐却在虚拟的空间扩展着,偶尔会在乡村看到“农家乐”里的年画,总会有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那一张张年画,不仅飘逸出了馥郁的年味,也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愿望。
乡下的年时兴供“爷爷”
集市有专门卖“爷爷”的,主要是天地爷爷和灶王爷爷。天地爷爷是玉皇大帝,灶王爷爷是灶君神位。
我们家住在静乐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我未到城里居住以前,一直就在乡下过年。乡下的年是很复杂的,要做的事情很多,特别重要的是在“文革”以前,过年的那一天家家都要贴好需要敬供的“爷爷”。我们那个地方把过年敬供的神位通称为“爷爷”,如果再说得细一些,那些男神就是“爷爷”,女神就是“娘娘”。我们家贴“爷爷”的任务后来就落在了我头上。每到除夕这一天,我都要把家里的“爷爷”精心伺候好。
集市有专门卖“爷爷”的,是套色木刻彩印的,主要是天地爷爷和灶王爷爷。天地爷爷是玉皇大帝,主管天地间的一切大小事情,是给人间带来好运的天神。灶王爷爷是灶君神位,据说是《封神演义》中的张奎和高兰英二位?;褂幸晃凰凳羌姨靡枪芤患业牟衩子脱蔚?。
天地爷爷是贴在院子里的。我们那地方修建房屋时就在院子里的墙壁上专门修一个小小的神龛,我们称为天地窑窑的地方。天地窑窑也不大,也就三十多厘米高,二十多厘米宽的一个拱形小窑窑。过年那天要把那里打扫干净,里面贴入“爷爷”的像,摆上香炉,两边贴上对联。上联是:敬天三杯酒;下联是:谢地一炉香;横批:吉星高照。门口上要贴好彩帘。外边要挂一个很精致的灯笼,因为晚上是要点灯的。那时候的灯笼是用彩色纸糊的,点的油是胡麻油。布置好的“爷爷”要一天三上香,时间定在早饭前、午饭前和晚饭前。烧香前要响炮,常言道“烧香不响炮,爷爷不知道”。除夕年夜接神时,首先要把各种供品摆满供在那里,然后全家给“爷爷”叩头的时候,外面立即灯火通明,爆竹连天,真是红火。
灶王爷爷的待遇就更高了,是贴在锅台的墙壁上的。他有一个很高级的装饰,那就是有一个帷幕,早上烧香前要把帷幕揭开,烧香上供。晚上休息后,要把帷幕落下来。灶王爷爷的对联是——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灶王爷爷长期供奉的是一个白面做成的枣山,所以当地人有一句俗话是:灶王爷爷吃枣山,手在凭拿,意思是很容易。和天地爷爷一样,也是一日三上香。尤其每顿饭前要先敬“爷爷”,前面常放一个香炉,香烟不断。
家堂爷爷就比较简单了,是用一张黄纸叠成一个牌位,上面写上:供奉家堂香火十方万灵神之位。在牌位上的两边顺便写一副对联,上联:米面如山厚;下联:油盐似海深??蠢凑馕皇亲ü芗依镉脱蚊酌娴?,所以这副对联就是理想和愿望。
家里过年时的这三位“爷爷”是正月里必须供的,平时小供,初一、十五大供。一直要供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能拆掉。进入春耕阶段,大人也就顾不上供奉“爷爷”了,烧香一般是孩子们的事,他们也会像大人们那样对“爷爷”很尊敬,这是那时的一种习俗。
年夜饭,父亲的红烧肉最香
我们早已馋得忍不住,急忙拿起筷子,用筷头蘸肉汤汤,放在嘴里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农村,别说平时就连过年也吃不到多少好东西。但在我印象里过年最好的食物便是父亲做的红烧肉。
或许是父亲爱吃的缘故,年轻时学了一手好厨艺,是周围村子颇有名气的厨子。小时候饭店不多,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做个事宴,都少不了父亲的身影,都要请他帮忙当厨。父亲最拿手的菜是红烧肉。尽管占着这样的条件,但小时候生活清贫,平时连荤味都闻不到,更不用说吃肉了,只有过年时候父亲才能给自家人做一回红烧肉,我们才能幸福地解解馋,品尝父亲的拿手菜。
红烧肉好吃,但做起来比较费劲。父亲做红烧肉往往要经过两道程序:首先,将五花肉切成长四五厘米、宽两厘米的均匀小块,放在滚烫的油锅里过一次,当肉四五分熟的时候用笊篱捞出来,此过程称为“红烧”;第二步,将红烧过的肉放在锅里用中火炖,放上八角、花椒、辣椒等调料,再配上葱、姜、蒜、酱油等作料,再稍微加些醋和白糖,炖上两个小时,红烧肉就做好了。
未等吃肉,那股一年才能闻到一次的肉香早已扑鼻而来,我们早已馋得忍不住,急忙拿起筷子,用筷头蘸肉汤汤,放在嘴里舔。父亲将做好的红烧肉盛在一个大碗里,端上桌,得意地说:“娃子们,尝尝爹的厨艺。”
看似满满的一碗红烧肉,怎奈人多肉少,平均到十几个人嘴里也就两三块??醋派笙拭?,味道可口的肉,往往大人们不肯下筷:母亲说自己不爱吃荤;父亲说自己事宴上吃多了,闻到也腻;爷爷奶奶则说自己牙口不好使,咬不动肉,蘸点汤就行了;我们这些小孩可不管这些,只顾自己吃着,一小口红烧肉,一大口白面馍,心中还暗自窃喜,大人们不吃正好,我们能多吃几块。
父亲做的红烧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香喷喷、软绵绵,肥肉不腻,瘦肉不干,无需反复咀嚼,就能在嘴里化开,挤出的肉汁,五香俱全,真是美味至极,吃起来妙不可言。吃完后,我们不忘将舌尖向嘴角左右一舔,舔去最后留在嘴角的那一抹肉汁,真是回味无穷。
时光如流水,不觉间,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父亲做的红烧肉由以前的一大碗变成了现在的一大盆,只要胃口好,大人小孩都可以放开吃。原本不吃荤的母亲,口味变了,也能三块五块地吃了;以前事宴上闻腻肉味的父亲似乎也不腻了,不仅过年就连平时也要做上几回红烧肉吃;年已耄耋的奶奶好像也返老还童、牙口变得好使了,不要说那炖得酥软的肥肉,就连瘦肉也能轻易咬得动??醋潘窍闩缗绲爻宰湃?,那一刻我幡然醒悟,我们小时候不是他们不爱吃肉,只是舍不得罢了。
那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里,不仅饱含着十足的年味,更浓缩着亲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味愈久弥香,亲情愈发深沉。
热闹不过腊月集
忙活一个多小时后,天亮了,要在繁华地段摆摊的人来了,我们就把这些摊位交给他们,一个摊位一天挣两三毛钱……
腊月集是一年中最热闹、物质最丰富的集。
平时逢集,逛集的人不多,街头几乎没有摊点,门面店铺也时开时闭,进入腊月的集,那才叫个集,热闹非凡不用说,沿街两行,摊位林立,摊点一层一层,卖衣服的、卖蔬菜水果的、卖调料的、卖米面的……琳琅满目。人头攒动,叫卖声、讨价声嘈杂一片。人们要购置年货,我们小伙伴也算是最活跃、最忙活的了。要在街上抢地盘,占摊点,天还没有亮,我与哥哥便起来了,拿着长凳背着木板往出走。用两条长凳、几块木板支起一个摊位,摆到那儿,再去支另一个摊位。忙活一个多小时后,天亮了,要在繁华地段摆摊的人来了,我们就把这些摊位交给他们,一个摊位一天挣两三毛钱,一天支三个摊位,挣一元钱,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啦。
大约十点多钟,赶集的人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来了,有的挎着篮子,有的背着布袋,而大多数人是背着手逛集的。摆摊人喊着:“有走过的,路过的,没有错过的,看一看,不好你就走?!庇械慕新簦骸疤枪献?,咯嘣脆,咬一口,甜掉牙?!甭饭娜瞬挥膳ね房纯?,孩子们跟在大人后面,听到糖瓜子,咯嘣脆,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缠着大人要吃。摆摊卖货的,各出奇招,但免不了讨价还价,“您拿我这价到其他地儿问问、比比!”一元能买10双袜子。一件别处卖8元的衣服,这里5元左右即可出售。一位大娘拍拍自己新买的床单,向别人介绍:“我买这床单才3元多,实惠。嗨,我觉得不错。”老年人、年轻人不管这些,有的就是为吃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有的是为吃香喷喷的饼子夹肉。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羊肉泡馍、饼子夹肉等小吃,那时可是上等的美味。当时食物匮乏,我们常饥肠辘辘,能吃上窝窝头就不错了。当闻到那香喷喷的气味,看着大口吃肉的人们,那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全新的口感,不禁唾津潜溢,但只能眼馋。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那惬意的剃头也是一景。一头热的剃头挑子,放在河边,一头是冷冷的木椅、明镜与剃头家伙什,另一头则是火热的炉火与水锅。就这样,在一冷一热、一天一地、一谈一笑之间,手推剪与土木梳搭档,剃须刀与长条磨刀布厮磨,理完发洗头无需到水井旁挑水,只需将脸盆向河里一伸,便能轻松愉快地从河中提清水,放在炉火上加热。剃头就是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氛围。
中年人结伴来到朋友家,放下购置的年货,烫一壶酒,用一块豆腐搅碎做菜,穷乐乎。小伙伴们,从门外望里瞧,寻思着下一集抢占摊位的事。
腊月集,小伙伴也有了打工的活。
编辑:陈佳
关键词:旧时年俗 贴年画 供“爷爷” 逛腊月集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厍?/ins>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厍?/ins>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重庆主城区开展深夜电网大检修 备战下一轮高温天气
重庆主城区开展深夜电网大检修 备战下一轮高温天气 大连付家庄海滨浴场迎来游客高峰
大连付家庄海滨浴场迎来游客高峰 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落户青海
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落户青海 人民政协报社举行“浪花飞舞”2017年职工水上趣味运动
人民政协报社举行“浪花飞舞”2017年职工水上趣味运动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克估锢伎?/ins>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克估锢伎?/ins>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