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春节前企业捐赠怪象
岁末春节前,包括企业在内的一些机构陆续开始了对困难群众的送温暖活动。日前,陕西省一位残疾老大爷收到的爱心捐赠竟然是超短裙,引起大量网友“吐槽”。记者调查了解到,这样的荒唐事并非个例,扶贫捐赠过程中还曾出现把吊带背心捐给山区孩子、专程去老年看护中心“照相”、捐赠脏内裤等情况……
■■■怪象一
吊带背心、超短裙捐孩子捐赠衣物“销不对路”
日前,陕西省岐山县蒲村镇给残疾人发放爱心捐赠物品时,一位残疾老大爷竟收到超短裙和超短裤。岐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牟宏川回应说,超短裙是爱心企业捐赠给老大爷的,系企业行为。
段旭辉是西安义工网的一名志愿者,他告诉记者,社会捐赠活动中的不精准问题时有发生,“销不对路”的情况自己见过不少。一次,他打开一包给山区孩子捐赠的衣服,看到衣服质量不错,正感到欣慰的时候,仔细一瞧发现,这些衣服里面竟有热裤、超短裙,甚至还有镂空的吊带背心?!罢饷幢┞兜囊路挥谐鞘欣锴拔赖拇蠊媚锊糯┑贸鋈?,拿去农村,根本没人敢穿。而且也不适合孩子们穿。”段旭辉说。
内蒙古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刘国刚介绍,爱心捐赠活动中常发生扎堆捐赠和无人捐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导致需要的得不到,不需要的捐许多。例如,儿童福利院里的残疾儿童缺少衣物和玩具,但多个企业却捐来大量的面包,以致多得根本吃不完,过期后只能无奈丢掉,而与此同时,一些山区学校里却有许多留守儿童因吃不上早餐而饿着肚子上学。
刘国刚认为,社会捐赠“销不对路”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不力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公益活动的组织方介于供、需方之间,应认真、及时、准确地沟通双方的情况,这样才能物尽其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能缩减公益活动的开支。
■■■怪象二
老年看护中心成“照相馆”做公益流于装腔作势
捐赠不匹配说明了中间的组织环节出了问题,至少扶危济困的用意值得肯定,而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人把做公益变成了作秀的情况,让不少受助者寒了心。
段旭辉气愤地向记者讲述,有企业主动联系义工网要参加敬老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就来到了老年看护中心,而该企业却因老板迟迟不露面而暂不开展公益活动。等到10点多老板到了,敬老活动才终于开始。这时企业却示意老人们快些下楼,理由是突然变天,老板觉得冷??墒堑壤先嗣窍吕戳?,老板却仅和老人们合了个影,便扬长而去。
陕西省的邱华女士从2004年开始做义工,到目前已有12个年头。她告诉记者,曾经有多家企业在开展公益活动前要求联系好媒体才肯去。“这样的企业把公益当成他们的秀场,只为挂一个‘爱心企业’的名号?!?/p>
多家儿童福利院和多名志愿者告诉记者,平日里,儿童福利院、敬老院门可罗雀,无人问津。每逢学雷锋纪念日和重阳节,企业等机构就会扎堆来到福利院和敬老院里做公益,出现场地不够用和招呼不过来的局面,令老人和孩子们不胜其烦。
■■■怪象三
脏内裤也成捐赠物
献爱心行如“扔垃圾”
邱华向记者讲述,一次,西安市某大学志愿者协会联系自己,称将提供“满满一教室”的物资,叫她快点带人开车去拉。“我看到捐的衣物就一下子伤心了。那一堆东西,脏兮兮的,还有好些是坏的、烂的。”邱华愤愤地说,“我们七八个志愿者分拣了一下午才选出来一部分能捐的?!鼻窕?。
记者了解到,岁末年尾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这时各个公益组织从四面八方收到的废物也会比平常多出许多。类似上述的“捐赠物”非但用不成,捐给困难群众更会伤了他们的心。内蒙古扶贫办综合处副处长高凤仪认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要摆正心态,而且要换位思考,在避免对捐赠对象造成心理伤害的同时,也应尽量为公益组织减少工作负担。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捐赠 扶贫 捐赠 企业 旧衣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