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2015,光鲜数据背后浙江农民的真实光景
这是一组抽象而普通的数据:21125;2.07;4600。
但其中蕴含振奋人心的讯息:第一个数据,是浙江农民2015年的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省、自治区中首个“破两万”,并蝉联“31连冠”;第二个数据,是这个省当年城、乡居民收入的比值,为全国各省、自治区最低;第三个数据,是这个省设置的相当于全国标准两倍的“贫困线”,并且2015年无人在这条线上“掉队”,率先高标准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一高、一低、一率先,如何解读这些光鲜、靓丽的数据?数据背后,浙江农民生活又是怎样一番真实的生活光景?
发展“草根经济” 成就31年“创富状元”
在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楼内,“老统计”殷柏尧处长与记者挑灯夜战一起“算细账”之后“道破天机”:浙江农民工资性收入达13087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1.95%,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数逾20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浙江的非农化水平高,大量的农民在职业身份上得到了转换?!币蟀匾⑺?。最新统计显示,浙江全省就业人口的非农化率为85.3%。
“全省有208万家企业,99%是中小民营企业,出?。ê谕猓┚蹋叮埃巴蛉恕闭闵萄芯炕嵋晃桓被岢に懔艘槐蚀笳耍航叮埃埃巴蛘憬死锩妫鄢先诵『⒎抢投?,大约4个国民中有一个是“小老板”、股东或其他形式的市场主体。
记者在温州瑞安市塘下镇采访到一位风风火火的女老板,她的话很实在:“别看我是个老板,凌晨两点还在码头接货,天天眼圈是黑的;别看我是个农民,可我的厂子养活了700多人。”
走马浙江,随处可见这样自强不息、底气十足的“小老板”,虽然他们的户口本第一页上还依然写着“农业户口”。
“浙江农民富起来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千百万民众成为市场主体?!闭憬≌问鹿艘婵邓担行∑笠刀嗍窍缋锵缜椎墓煞莺献髦啤安莞谩?,一个中小企业办成功,一批人都富起来。
诸暨市大唐镇户籍人口才3万,却有1万多家企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办企业,只要有50平方米的房子,就会拿出20平方米搞袜机。该市一位副市长形象地说:“诸暨就是一个大工厂,车间就在千家万户老百姓家里?!彼担铘吲┟裰灰挥写蟛〈笤?,一般情况下,一家人一年赚十几万元没问题。
临近春节,新昌县羽林街道白段村村民俞丹丹正忙着采购年货。2015年,俞丹丹的工资收入5.5万,是她2008年刚工作时的两倍多。7年来,俞丹丹在本县的一家制药厂从一线工人做起,收入逐年增加。
最新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浙江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保持高位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4.5%。农民收入从“破万”到“破两万”,浙江仅用了6年时间。
城乡差距稳步缩小 “待遇”均等渐成现实
农村工业化、农民非农化步伐的加速让浙江农民率先成了“首富”,同时,浙江农民在创富过程中“追赶”市民的脚步也沒有停止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稳步缩小。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浙江农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0.9个百分点。
3年前,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横港村村民蒋兰仙将宅基地置换成镇上120平方米和67平方米的两套完整产权公寓及两个车库,房产价值一下子涨了70多万元。
蒋兰仙将小套房子和车库租出去,每个月能从中收到1000多元租金。蒋兰仙的丈夫在工厂上班,而她自己则经营着一片果园,并兼职做理发生意。“粗略算,以前家庭年收入七八万,现在近15万元。”蒋兰仙满意地说。
嘉兴市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6838元,为浙江十一个地级市中最高。嘉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1.70:1,又为全省最低。嘉兴市农办干部俞小琳认为,嘉兴“均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二次分配投入的公共福利、公共服务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了均等化,“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系列制度,嘉兴都率先实现了无缝对接,连最低生活保障都实行了城乡统一标准,月均588元?!?/p>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各地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城乡居民的“同等待遇”渐成现实。在全国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县德清,附着在户口本上的32项居民实际待遇差异被逐一消除,当地三合乡一名在车祸中不幸遇难的农民,因此得到同城镇居民一样的赔偿金(约为原标准的两倍)。
导致产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另一大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在浙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幕已逐渐拉开,改革的槌子开始敲响长期“沉睡”、模糊化的农村集体资产。
2015年底,浙江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全省近3万个村的3500多万农民当上社员股东,完成1159.6亿元的经营性资产量化,“确权到人”让农民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权跟人走”让有条件的农民放心进城。
不让贫困群众掉队 政府为特定贫困群体“兜底”
2015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消除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的重大决策,提出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通过政策兜底,全省农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所有县的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600元以上,新增低保人员12万人,实现?;?、保民生。
今年72岁的陈朝贵是浙西松阳县古市镇寺口村农户,无儿无女,仅仅靠种点粮食为生,生活极为拮据。记者在陈朝贵的登记卡上看到,他的个人事项被登记为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经历、面临问题、下步打算等几类。村里为他申请了低保补助,他的生活有所改观。这两年村里茶叶市场快速发展,陈朝贵被聘为保洁员,每月有了一千多元的收入,实现了脱贫。
“类似这样的扶贫‘大数据’在浙江全省都已经建立,并且实现了电子化。”浙江省农办(扶贫办)副主任邵峰说。
经过精准施策、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年底统计表明,全省21万户家庭人均收入在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当年人均收入全面超过4600元——这一标准是全国绝对贫困线的两倍。
缙云县将烧饼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举措之一,政府为农民搭建“创客”平台,此举不仅全面消除了“4600元以下农户”贫困现象,还在全县掀起一股“两创”的热潮。
曾经因丈夫生病而致贫的53岁农妇李美英,2014年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烧饼师傅培训,之后到杭州下沙开了一家缙云烧饼示范店,两年不到时间,她不仅还清了5万元负债,还有了积蓄,把生病的丈夫也接到了杭州。让她惊喜的是,今年还拿到了政府给予的1万元“示范店”补贴。
过去的十多年间,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每5年出台一个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上马一个针对特定贫困群体的扶贫工程。“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财政每年向本省26个欠发达县转移支付年均保持在300亿元以上,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年均增长25%以上。(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浙江农民的真实光景 农民 收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2018年欧盟秋季峰会召开
中国代表:应抓住叙利亚局势缓和机会重振政治进程
金秋收获忙
聚焦扶贫汇报展在京举行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