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楼市去库存不能在老办法里打转转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不少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促进住房消费为重点来解决房地产库存问题。类似的表述集中出现在各省开年的施政纲领之中,显得不同寻常,透露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趋向。
这一方面是对中央提出的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去库存”的细化,另一方面也是结合地方实际做出的工作新安排。
从政府调控市场的角度来看,某一领域的产品生产得多了,政府鼓励老百姓多买一些,以降低库存实现市场供需平衡,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面对当前国内住房市场供需结构不匹配的特殊矛盾,楼市去库存单靠刺激消费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如果不能认清供需失衡这个现实,忽视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迫切性,单纯以强刺激甚至行政命令来推动住房消费,就极有可能在工作中出现偏差。甚至有的地方可能出现政府与市场共同制造购房恐慌或者“摊派式购房”之类的闹剧。
北京近期纯商品住宅库存创3年最低,南京去年卖房超10万套创历史新高,深圳去年全年房价同比涨幅达47.5%……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已达两到三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仍有7.1853亿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5.6%。这一方面加剧了一二线城市居民对房价上涨的恐慌,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复杂性的困惑,导致恐慌性购房和恐慌性不购房的马太效应,令一二线和三四线楼市的分化加剧,而高库存问题依然无从解决。
其实,绝大多数人已经注意到楼市的分化,要讨论房地产去库存,必须从两个维度去考虑问题:一个是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分化,另一个是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分化。
一线城市并非就不存在去库存的压力,如一些配套不好、交通不便的楼盘,即便是在北京五六环内,仍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另外,“地王”带来的是更高的房价,而高价房更多意味着精装修、大户型,这类房子一直是去库存的“困难户”。因此,人们没有必要看着某个地段出了“地王”“楼王”而恐慌性入市。
同理,三四线楼市也不是处处房子都难卖。在小城市配套完善的核心地段,在部分接受大城市辐射的区县,购房的需求仍呈现上升趋势。这里的人们同样不必因担心房价下跌而恐慌观望。
三四线楼市高库存背后最大的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一二线楼市高地价、高房价的背后也酝酿着供需失衡。如果无视供需失衡这个现实,在三四线城市再怎么刺激消费需求也难提振,在一二线城市继续鼓动恐慌性购房则可能透支楼市的有效需求。
有城市房管部门负责人曾对记者大倒苦水:“我建设了低价房,但就是没人来买,我能有什么办法?”也有开发商向记者坦言:“地价就摆在那里,你不抢‘地王’,还有别人抢?!闭庑┗翱此贫加械览?却暴露了这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开发企业的盲目——无视老百姓业已升级的需求,房子再多,房价再高又有何用?
在吃穿方面老百姓的需求升级很容易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从有吃有穿演进到讲究吃穿。同样,住方面的需求升级也不难觉察,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从不乏来自民间的呼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去审视房地产去库存,我们不难发现,房地产市场需求转变是库存积压重要原因。政府部门不能只想着如何把“不合口的面包”推销出去,而应该在提升“面包”的内涵上多做文章。
这意味着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角色,应该更多地从“卖地帮吆喝的人”转变成兜底保秩序的人。与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同理,如果政府部门能够下大力气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三四线的城市成为就地城镇化的“热点”,这些区域的房地产库存将有望逐步化解。此外,如果政府部门能严守底线,不作房价上涨的推手,严厉打击恶意炒作、捂盘惜售等不良行为,引导开发企业提升住房品质和质量,也能为去库存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在“三个1亿人”的前景中,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潜力依然巨大??佳樵谟?政府部门和有关各方如何培养和适应新的需求。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地方两会 去库存 楼市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