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台北故宫推董其昌特展:是松江一霸还是书画大家?
董其昌(1555-1636),《明史》本传称其:“天才俊逸, 少负重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拟之米芾、赵孟頫云?!本」茉诶反胖械亩洳刑唷岸癜浴钡墓适?,并最终演化为“民抄董宦”事 件,但单就书画论董其昌依旧是明代后期的艺坛领袖,也是启迪后世无数书画家的一代宗师,他的书画作品与理论都深具启发与创造性,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 为追求境界。
董其昌书法辋川诗(局部)
2016年1月9日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此次展览从台北故宫院藏超过300件的董其昌相关作品中,挑选代表性的63件书画作品与重要鉴藏品展出。以数量丰富的纪年展件为主轴,以呈现董其昌艺术发展的脉络,使观者能对其生平与艺术成就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继台北故宫推出“明四家”特展后,又一位明代书画大家特展。
董其昌在广泛追索古代名家画作的过程中,提出唐代以来绘画“南北宗”的发展史观,并超越传统的临仿格局,前所未有地提升对笔墨抽象美感与图像动势的 关注,除成就个人独特画风外,也体现对画道的终极追求,“集大成”的主张及风格则引领其后文人画风的转变。书法方面提倡汲古创新的临摹观,偏好典雅秀逸的 传统书风。身为晚明书坛的盟主,董其昌也深受清初帝王的喜爱。
同时,董其昌也精于书画鉴赏,收藏经眼过众多古代书画精品,衍生出独树一帜的书论与画论,与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不断印证,所提出的许多观点至今仍 对书画创作与艺术史研究影响深远。此次展览也展出了董其昌最重要的收藏《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前隔水上留有他对此卷的咏叹:“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 都具是矣。”
此次展览中的限展作品
董其昌的书画创作
董其昌自言17岁学书,22岁学画。其书初学颜真卿(709-785)《多宝塔碑》,后遍临魏、晋、唐、宋诸名家,融合为秀逸遒劲的精致典雅书风, 兼擅行书、草书与楷书,为晚明传统帖学书风的集大成与开宗立派者。其画着重师法自然,希望藉由笔端展演天地生意,并以追溯文人画源头为目标,尝试重现唐、 五代、宋、元各名家的风格气韵,以创造性的临仿向传统致敬,并进行对话。
明 董其昌 辋川诗 书法
公元1600年暮春,董其昌到宜兴(荆溪)拜访同年进士吴正志(1562-?),并为他书写王维(701-761)《辋川诗》。吴氏为宜兴收藏家,两人交往相当密切频繁。
董其昌收藏过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后来也转入吴正志手中,1650年(庚寅年,黄公望完成富春山居图为至正十年,即1350年,亦为庚寅年)其 子吴洪裕临终前试图烧掉此画,所幸抢救出来。也因为这次“劫难“,现存的《富春山居图》分为两卷,一卷被命名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另外一卷名 为“剩山图”现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此两卷曾在2011年台北故宫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中共同展出,此为后话。
此册用笔含蓄而凝敛,线条圆厚润泽,却又不失清劲与力度,丰富多变的墨色,反映出运笔的动作与书写节奏,稍微敧侧的结字,让作品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明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
万历三十年(1602)正月,董其昌与同年顾家明一同归自檇李(嘉兴),遇雨宿于葑泾,检赏古人名迹之余,兴起绘成此图。
明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局部),左三为陈继儒的跋
从挚友陈继儒(1558—1639)的跋语得知,董其昌此作融会并再现了他对王维、董源风格的理解。将源自董源(北苑)的披麻皴作疏密安排、浓淡点 画的层层堆叠,令画中山石呈现出莹润的质感。前后景环水坡石间,则安置静谧的茅屋与小亭,俨然有王维(右丞)《辋川图》之意趣。
明 董其昌 夏木垂阴图
此作是董其昌难得的巨幅作品?;嫦掳胫饕芍ι煲墩沟乃柿⑺鞒牌?,与陡然升起又朝画外扭动的中景巨岩,及远景层叠山头,彼此连贯呼应,俨然有擎 天之势。另透过山岭坡陀边界、树列、云带、林木枝干的布列,将全图物象交叉成斜向的块状嵌合,形成视觉上紧凑丰盛的合奏。根据题跋,董其昌曾于北京观览吴 廷所藏的董源《夏木垂阴》图,从中参悟黄公望山水实脱胎自此。此作力追董源、黄公望两大家,欲与之颉抗的意味鲜明。
董其昌的书画收藏
董其昌精于书画鉴藏。十六世纪的70年代后半叶,他开始参与书画鉴赏活动,90年代起着手收藏历代书画名迹。终其一生,董其昌寓目、赏鉴、收藏的书 画、法帖多达数百幅,这些作品都是他研习书画、增加学养、丰富胸中丘壑、建构书画理论的重要基础。他在书迹、画作上的题跋,或辨识真赝,或品评作品优劣, 或叙述源流特色、记载流传经过等,不但为这些作品增色,是研究董其昌书学画论观点重要的参考资料,更提供了他艺术交往和书画收藏的丰富讯息。
宋 米芾 蜀素帖(局部)卷
米芾(1052-1108),字元章,湖北襄阳人,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书家。此卷为米芾应林希(活动于1068-1100)之请,于 珍贵的蜀素上书诗八首。虽写于乌丝织成的界栏中,但行笔飞扬恣肆、神采生动,丝毫不为格式所拘。董其昌盛赞此卷为“如狮之捉象,以全力赴之”。
董其昌在翰林院任职时,先得《蜀素帖》的摹本,万历甲辰年(1604)用所藏的数件名迹和徽州古董商吴廷换得此卷,乙卯(1615)左右此作则转入好友陈巘之手。七十九岁董氏在京再见此卷时,心中则充满无限的感慨。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卷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江苏常熟人。善书能诗,又擅画山水,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此卷描绘富春江一带的山川风物,景象或幽远深邃,或清朗开阔。全卷用笔或平缓沉静,或洒脱纵逸,是黄公望晚年的精心杰作。
在黄公望的画作中,董其昌对此卷的评价最高。万历丙申(1596)在友人华中翰的资助下,董氏如愿已偿地购得此卷后,便是一直为他所珍藏,并多次摹写。直到晚年,因家道中落,董其昌不得已才将此卷质押给他同年好友吴正志。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卷 黄公望自题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卷 董其昌跋
细细阅读两人在“富春山居图”上的题跋,不难发现黄公望云游山水的道家精神并已料到此卷在历史中将被“巧取豪夺”的命运;与之相较,董其昌的题跋则 透出其禅宗思想和“南北宗”论的看法,在董其昌将以王维(摩诘)开山、“一超直入如来池”成为“南宗”,将李思训为鼻祖的山水绘画方式称为“北宗”,提高 “南宗” 在绘画史上的地位,认为董源、米芾、倪瓒等的作品,平淡幽真、天机发露,可谓“逸品”。然而,其“南北宗”论更是在告诉今日的画者:“迹者神妙于法之中。 法者流通于迹之外”(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传统绝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美的历程。
编辑:陈佳
关键词:台北故宫 推董其昌特展 是松江一霸 还是书画大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