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一带一路”谱写中伊友好新乐章
新华社德黑兰1月25日电综述:“一带一路”谱写中伊友好新乐章
新华社记者穆东 付航
应伊朗总统鲁哈尼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对伊朗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位领导人达成诸多领域内的合作意向,两国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连日来,当地舆论持续高度关注这次访问,掀起热议“一带一路”高潮,认为“一带一路”必将谱写中伊友好新乐章。
伊朗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地位,北接里海,南临波斯湾,扼守中东海上交通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处于“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地。
《伊朗日报》23日发表评论文章《中国和中东携手振兴古代丝绸之路》。文章说,古代丝绸之路在古人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往来。中东商人们对中国的发达城市再熟悉不过,中国商人在中东也占据一席之地。自从中东地区发现石油,这里从世界交汇之地变成冲突交织之地,世界列强们以傲慢的态度介入中东事务。无休无止的纷争阻断了中东地区的发展步伐,民众极度渴望和平和发展。
文章说,中国尊重他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历史,尊重各国民众的选择,使得中国与中东各国的友谊历久弥坚。中国是沙特、埃及和伊朗位居前列的贸易伙伴国。毫无疑问,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实现,古老的亚洲大地将发生巨变。如果说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人类最早跨越文化和国家交流的尝试,在当前的新时代,中国和中东及其他相关国家应该携手共同振兴丝绸之路。
伊中友好协会会长阿哈德·穆罕默迪在接受《德黑兰时报》采访时说,对习主席的来访,伊朗人很高兴,认为这将翻开伊朗和中国关系的新篇章。伊朗政治界和经济界对“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感兴趣,认为这一倡议将来能在双边关系中发挥重大作用。
伊朗《金融论坛报》在头版刊登文章说,习主席来访正值西方解除对伊朗制裁、伊朗重归国际经济之时。在西方对伊朗施加制裁期间,中国和伊朗一直保持了友好关系,双方在能源、经济和战略领域都有密切联系,过去7年间,中国一直是伊朗最大贸易伙伴。
《金融论坛报》援引伊朗文化遗产、手工业和旅游组织主席马苏德·苏丹尼法尔的话说,伊朗希望在2025年吸引2000万外国游客,希望中国游客在其中能占到10-20%。他说,伊朗将为此加快基础设施和软件建设,例如修建更多中餐厅和培训更多中文导游,并在中国扩大推广活动。
当地舆论普遍认为,伊中两国人民相互欣赏对方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两国关系深厚、不可替代且彼此需要,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伊中全方位深入合作,将是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最佳选项。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一带一路 伊朗 习近平 哈梅内伊 鲁哈尼


一路西行进阿里
马来西亚高官呼吁马中企业加强合作
江西南昌上演酷炫“汽车特技秀”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开幕
郎朗纽约举办慈善晚宴得善款约160万美元
大苗山里的新时代讲习所
生命的礼赞 体育给残疾人融入社会搭起一座桥梁
杨丽萍新舞剧《春之祭》在昆明上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