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底特律+硅谷”将重塑汽车业
每年的1月份,美国都会举办两大世界级的展会,一是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展,二是底特律的车展。但近年来有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就是消费电子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车商的身影,车展上则更少不了电子巨头的产品。近日有媒体预测:“2016年可能成为底特律和硅谷合作的一年”。这其实是一个信号:汽车业正处于重大创新突破的临界点,底特律和硅谷正在加速融合。
融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创新!硅谷,是美国创新的代名词,苹果、谷歌、惠普、思科、亿贝……每个企业都是行业的翘楚,也是美国经济王者归来的重要推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度濒临破产的底特律车企,正在改变傻大笨的形象,加速与硅谷企业对接、合作、创新,谋求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通用、福特、戴姆勒等公司,都在硅谷设立了创新研发中心,招揽硅谷科学家,研发下一代技术。福特与亚马逊还在合作开发一款智能平台,未来用户可在家中遥控打开车门,并随时监控汽车油耗和电动汽车的充电情况。微软则与沃尔沃等公司达成协议,前者的电子产品以后将可连通车辆的电子系统。此外,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硅谷巨擘谷歌已走在了车企的前列,该项目的主管是来自底特律的精英——曾担任福特工程师、现代美国分公司CEO的约翰·克拉夫奇克。如同现在的智能手机,已与原先通话概念的手机截然不同;未来的智能汽车,运输将只是其中一项功能。
未来汽车领域可能迎来三大突破:第一,动力突破,油耗将进一步降低,或者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第二,无人驾驶,人们可从驾驶中脱离开来;第三,全智能化,汽车、手机、家电乃至家具实现“万物互联”,汽车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互联节点。对汽车制造商而言,以前主要靠出售汽车硬件获取收益;但从未来看,汽车只是一个工具,更大的附加值将来自汽车携带的各种软件系统。如果在动力领域、在智能领域落后,汽车商将很可能被淘汰出市场。而其他企业如果能在创新上拔得头筹,未必不会成为未来的汽车巨头,一如特斯拉的异军突起。
强烈的?;?、诱人的市场前景,使底特律加快了与硅谷的融合。在美国,传统制造业象征的汽车,正加快技术创新,并向互联网领域渗透;作为创新源头的硅谷,则转身拥抱汽车业,寻求新增长点。这是美国版的“互联网+”。特斯拉诞生于硅谷而不是底特律,正是融合创新的典型例子。
对于这种趋势,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管史蒂夫·埃格拉什表示:“汽车公司都明白,如果它们所擅长的仅仅是弯曲金属板和制造动力传动系统——这的确是上个世纪汽车生产的绝大部分内容,那么它们将滑落到食物链底端。它们已经了解到还须增强自身在软件、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泵挥型耆ρ舻牟?,就看你能不能在创新上取得突破。
经历了破产潮的底特律正卷土重来,汽车业正处于重大创新突破临界点。或许,若干年后回望2016年,确实是“底特律+硅谷”的创新元年,如同汽车改变了人类社会一样,这种融合创新,将可能再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必须对这个新动向给予足够的关注。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底特律+硅谷 重塑汽车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