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北京市卫计委借“互联网+”拓展健康服务网

2015年,114预约挂号平台累计挂出号量达2124万个。


京津冀特大交通事故紧急医疗救援联合拉动演习。

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过程中,北京大医院的多台手术,成了三地医生共同学习、提高的“战场”。
本版图片/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提供

为实施首都核心区医疗资源有序疏解,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10个远郊区打造11个郊区区域医疗中心;并确定11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图为对口支援医院的专家和当地医生一起查房。
在医疗、健康领域,提起互联网+,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正在“风口”折腾的各种商业移动医疗平台。殊不知,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者,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也在铺设一张互联网+医疗、健康蓝图。
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战略目标,是建设首都健康之城、体制改革之城、优生优育之城和医学中心之城。2015年,借势互联网+,北京居民的健康福利通过这些改革来“拓展”——
从电话到移动终端
“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率先试点
背景:2011年,北京市建立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向全国公众提供北京地区各大医院的号源预约服务。2015年,全市共有146家医院接入114平台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累计挂出号量达2124万个。114仍是最大的预约挂号平台。但依托移动互联网终端,多家大医院也在探索自主开发APP、微信服务号,为更多患者的预约就诊提供便利,更有先行者,已开始探索分时段预约就诊。
举措:创新从全国最挤的儿科率先开始。曾因“等待挂号的患儿家长通宵排队到二环”的新闻照片而饱受争议,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率先开发手机APP、微信等新渠道,结合既有的电话、官网,实施“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改革,旨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成效:“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模式实施以来,2015年6-11月,医院门诊总量为1353764人次,比2014年同期下降2.2%;2015年暑期就诊高峰最高日门诊量1.2万人次,比2014年峰值下降2000人次。从门诊结构看,疑难杂症患者增加,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减少,感冒发烧等内科患者下降比例约2%。
同时,患儿家长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全面了解号源情况,按需预约,分时段就诊,北京儿童医院多年来每天7~8时的“井喷式”挂号高峰得以舒缓,门诊大厅滞留等候患者日均减少了451人次,下降了18.1%;医院周边拥堵及交通压力也有所缓解。
展望:总结北京儿童医院的试点经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拓展实施互联网+惠民健康服务,依托移动互联网终端,普及非急诊(分时段)预约挂号;疫苗接种、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在线查询及咨询;生育服务证网上办理等服务。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医联体”开辟分级诊疗新模式
背景:2013年起,为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原北京市卫生局)开始规划并组建区域医联体。截至2015年12月底,各区县根据辖区居民分布和医疗机构布局,建立了包括43家核心医院、476家合作医疗机构在内的43个区域医联体。
举措:目前,北京各医联体内部均已搭建核心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核心医院派出专家到社区医院、二级医院坐诊、查房、带教,甚至兼任基层医院的业务负责人。同时,互联网+技术积极应用于医联体,让患者感觉到,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不用排队、托关系,也能实时享受到在三甲医院的同质诊疗服务。比如,各医联体内,合作医院均能预约核心医院的专家号;慢病管理、大病康复,则可通过远程会诊技术,由核心医院专家出具诊疗意见,指导基层医师提供相应的服务。
成效:截至2015年12月底,医联体内上转患者158765人次,下转患者43976人次,下级医院医师到大医院进修2255人,派出专家39641人共162232人次。
展望:2016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将在明确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继续打破条块分割制约,加强资源整合、协作互动和信息共享,更好为居民健康服务。比如,医联体不排斥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诊所、门诊部也可逐步纳入区域医联体范围。
正在制定的“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建议,今后,政府资源配置应适当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倾斜,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均衡发展,严控大医院规模扩张冲动,严禁新增单体规模超过1500张床位的大型医院。重点加强儿科、妇产、康复护理、精神卫生、医养结合等薄弱环节。
盘活医生资源靠有效管理
医师执业电子化注册工作启动
背景:北京到底有多少执业医师?政府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可我怎能分辨在诊所或民营医院坐诊的“专家”孰真孰假?
这些问题,不仅普通人关心,也是深入推进医改过程中,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注的大事。
举措:2014年底,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北京市开始研究北京地区的医师电子注册,经过2015年在朝阳区卫生计生委和部分医疗服务机构的试点,现已初步建立在京医师执业信息的电子化注册系统,梳理出在京医生的执业状况分布,并着手为每一位执业医师建立完善的职业信息档案。
成效:医生执业信息的电子化注册,在试点过程中,受到在京执业医师的欢迎和100%参与。拟多地点执业的医生,只需凭北京地区的执业资格证,电子注册后,在线登记自己的第二或第三执业地点、执业范围等基本信息,通过审核后,即可在登记的医疗机构签约执业,省去在人事所在医院和不同区域卫生计生部门来回奔波、盖章,甚至与院长谈判、摊牌的繁琐。截至2015底,全市注册多点执业医师人数达到8177人。
展望:医生执业信息电子注册的作用,不仅仅是方便医生多点执业,还能降低行政成本,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医师执业范围、规范化培训、专业职级、处方权、执业奖惩情况等信息集中在医生个人惟一的电子职业档案中,既方便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实时管理,也方便接受社会监督。
为推进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正在着手打造统一的医师执业信息电子化注册和监管平台。鼓励优质医疗资源在京津冀之间按需流动、向基层流动。
脊灰灭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引入商保补偿
背景:2015年,全市传染病疫情平稳。北京地区已持续30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状态,19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5年对外来流动人员开展麻疹、流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连续8年对重点人群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笆濉逼诩?,北京市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2010年下降了21%,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至2.7%,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
举措:经过连续3年的循证研究,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调整免疫策略,将脊灰灭活疫苗纳入北京市免疫规划。
与脊灰灭活疫苗相比,脊灰监督活疫苗接种简便、成本低、便于运输,自1963年起,大多数国家以三价减毒活疫苗(Sabin株)作为主要的脊灰免疫措施。但是,极少部分免疫缺陷者使用减毒活疫苗后,会成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携带者。
世界卫生组织在《消灭脊髓灰质炎最后阶段战略计划(2013~2018)》中提出,到2018年要全面停用减毒活疫苗,使用灭活疫苗,以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和消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两个平行目标。在过渡期,免疫程序中应至少包括一针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目前,国产脊灰灭活疫苗也已获批上市,以替代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将助力我国彻底消灭脊灰。
2016年1月1日起,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针对接种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试行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
慢性病管理因地制宜
北京启动5年期“城市减重行动”
背景:连续5年的“北京健康白皮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持续位列人群死因前三位。三种疾病引发的死亡占总死亡数的3/4,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究其原因,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不良饮食结构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在居民生活中普遍存在。其中,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北京市每三年一次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与2011年相比,2014年18-79岁常住居民肥胖率(体重指数BMI≥28.0kg/m2)由19.1%升至21.9%,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0cm,女性腰围≥85cm)由35.8%升至38.1%。
举措:超重和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不平衡,遗传因素只占20%-40%,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和减重的关键。为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改善居民肥胖和超重趋势,引导健康饮食、科学锻炼的行为和习惯,结合《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15年6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启动“阳光长城计划——城市减重行动”。
成效:2015年,全市成年人缺乏体力活动的比例从“十二五”初期的30.1%下降至26.0%,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从51.0%下降到44.1%;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逐年提高,相关指标控制率呈良性好转趋势。
展望:城市减重行动为期5年(2015—2020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和市体育局还初步制定了5年行动计划各年度的主题,例如2015年围绕“知晓您的体重”普及健康体重知识和理念,后续还将从推动体质测定、倡导健走运动、推进家庭运动计划、号召职工适量运动、引导理性选择专业健身等方面开展工作。
京津冀医、养协同发展
三地居民逐步享同质健康服务
背景:医疗、健康服务同质,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和基础目标。
举措:2015年,京津冀医疗融合重点突破。目前,北京与河北间已开展北京-燕达、北京-张家口、北京-曹妃甸3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其中,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北京中医院等4家市属医院与位于燕郊的河北燕达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北京积水潭医院等4家市属医院与张家口市5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北京安贞医院、友谊医院等3家市属医院与曹妃甸2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截至2015年12月,北京市已有约50家医疗机构与天津市、河北省的15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全市医疗机构累计派出合作医师1000余人,接受津冀两地进修医师700余人,接诊患者约7万人次,会诊8000余人次,协助当地开展科研项目17个。
成效:2014年以来,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先后与河北燕达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朝阳医院先后派出涵盖门诊、住院等多个临床科室的专家、学科建设顾问及医疗管理团队赴河北燕达医院指导工作,派驻人员担任医院院领导及科主任,协助燕达医院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天坛医院重点与燕达医院开展神经科方面的合作。2015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又分别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专科共建的方式,共同组建“儿科疾病诊疗中心”及“中医综合诊疗中心”。与首儿所的合作,将填补燕郊没有高水平优质儿科的医疗空白。在两地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燕达医院被纳入北京市新农合定点医院,并可享受医保和医疗票据使用方面的试点政策。2015年,燕达医院门诊诊疗人次15.6万,较2014年增长65%,较2013年增长273%。
展望:未来五年,京津冀三地将继续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业的合作,探索跨区域医联体建设,推进异地报销同分级诊疗衔接,探索医保协同机制;推进京津冀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均等化服务。争取建立健全区域内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着手建立区域会诊转诊中心、医学影像和检验结果共享中心;探索建立区域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创建区域化采供血保障体系,建立采供血协调联动机制。深化区域间远程医疗、预约诊疗、采供血、卫生应急、卫生监督、执业医师(护士)注册信息共享、食品安全注册备案以及生育服务等业务信息化应用,提高信息协同水平。统筹三地资源,促进医养结合。
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刘虹麟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北京市卫计委 互联网+ 健康服务网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